.
0 / 91
地铁3号线D标段区间隧道施工图设计毕业论文
.
2 / 91
第1章 绪论
地下铁道,简称地铁,亦简称为地下铁,狭义上专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铁路系统或捷运系统;但广义上,由于许多此类的系
新奥法——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ew Austria Tunneling Method,简称NATM>,是奥地利隧道工程师腊布锡维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经过一些国家的许多实践和理论研究,于60年代取得专利权并正式命名。新奥法与传统施工方法的区别在于:传统方法认为巷道围岩是一种荷载,应用厚壁混凝土加以支护松动围岩。而新奥法认为围岩是一种承载机构,构筑薄壁、柔性、与围岩紧贴的支护结构〔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为主要手段并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形成支撑环,来承受压力,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稳定,而不致松动破坏。新奥法将围岩视为巷道承载构件的一部分,因此,施工时应尽可能全断面掘进,以减少巷道周边围岩应力的扰动,并采用光面爆破、微差爆破等措施。减少对围岩的震动,以保全其整体性。同时注意巷道表面尽可能平滑,避免局部应力集中。新奥法将锚杆、喷射混凝土适当进行组合,形成比较薄的衬砌层,即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来支护围岩,使喷射层与围岩紧密结合,形成围岩-支护系统,保持两者的共同变形,故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本身的承载力。 新奥法施工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监控、量测来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不可否认,新奥法在具备以往施工方法所没有的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缺点,不过经过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把新奥法不断完善,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的和意义
立题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知识的检验和考察,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和更深一步的掌握,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灵活的运用所学专业的知识。
.
4 / 91
立题的意义
毕业设计是大学四年来最重要的一项学习容,是对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与运用。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实际,参考国家有关规、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他参考资料,独立地完成所要求的设计任务。同时要系统的掌握设计计算步骤、方法,培养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有关设计、施工等具体实践工作奠定基础。此次毕业设计可使同学掌握一般铁路隧道的设计流程和主要方法,锻炼学生对铁路隧道结构的设计能力。通过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具备初步直接参加大型隧道工程的设计能力,并具有一定得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项毕业设计选题是地铁3号线D地段设计施工图,为将来从事地铁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工作的毕业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性很高的考察,并有针对性的在地铁选线、地铁衬砌、支护设计、地铁车站设计、地铁防排水设计、地铁通风照明设计、地铁爆破设计、地铁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训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我们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6 / 91
第2章 设计总说明
设计标准及遵循规
〔1本隧道施工图设计按初步设计批复意见进行优化。
〔2地质资料采用《地铁3号线D标段区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遵循规:
《地铁设计规》GB 50157-20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50299-1999
《地铁限界标准》CJJ96-2003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TB 10108-2002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GB 50086-2001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GB50108-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01
工程概况
地铁3号线D标段区间隧道是一条单线隧道,起始桩号是K0+30,终点桩号是K0+330,全场300m,%的下坡段。
工程地质
地形地貌
市地图坐标为东经111°53'-114°5',北纬27°51'-28°40',东西长约230公里,南北宽约88公里。地域呈东西向长条形状,地貌北、西、南缘为山地,东南丘陵为主,东北以岗地为主;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大体各占四分之一。土壤种类多样,可划分9个土类、21个亚类、85个土属、221个土种,,其中,以红壤、水稻土为主,
长沙地铁3号线D标段区间隧道施工图设计毕业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