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尺寸规范
古建尺寸规范
1 / 2
古建尺寸规范
中国古建筑知识:古建筑尺寸规范
1、 面阔确定: 按门尺吉字定明间面阔尺寸;次间按明间面阔的8/10定尺寸
2、 进深确定: 小式建筑不超五檩四步,七檩房则增加前后廊古建尺寸规范
古建尺寸规范
1 / 2
古建尺寸规范
中国古建筑知识:古建筑尺寸规范
1、 面阔确定: 按门尺吉字定明间面阔尺寸;次间按明间面阔的8/10定尺寸
2、 进深确定: 小式建筑不超五檩四步,七檩房则增加前后廊来处理; 大式建筑按斗拱攒数定进深
3、 柱高柱径确定:柱高为明间面阔的8/10,柱径为柱高的1/11
4、 收分、侧脚:小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1/100,大式建筑收分为柱高的7/1000;外檐柱侧脚为柱高的1/100(或7/1000),金柱和中柱均无侧脚
5、 上出、下出(出水、回水):无斗拱大式或小式建筑上出为檐柱高的3/10,檐椽为上出的2/3,飞椽为上出的1/3;下出尺寸小式做法为上出的4/5,大式做法为上出的3/4
6、 台明高度:小式建筑为1/5柱高或2D(D为柱径),大式建筑为挑尖梁底高的1/4
7、 步架、举架: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步架一般为4D,顶步架不小于2D也不大于3D;举架小式五檩房一般为五举、七举;七檩为五举、六五举、八五举;等等
8、 五架梁:, 1寸,长为四步架加2D五架梁划线程序:将已初步加工完毕的木料在迎头画上垂直平分底面的中线
在中线上分别按平水高度(即垫板高度,通常为0.8檩径)和梁头高度()画出平水和抬头线位置,将两端头中线、平水线、抬头线分别弹在梁长身各面、再以每面1/10的尺寸弹出梁底和侧面的滚棱线抬头线在正身又叫熊背线
同时又是侧面上棱的滚棱线梁头划线首先应按檩径大小在檩中线两侧画出檩椀宽度,在此范围内顺梁身方向分四份,中间两份为梁鼻子
两侧两份为檩椀
9、 三架梁:.65檩径,抬头为1/2或1/3檩径三架梁用料比五架梁小(厚为五架梁的8/10,高为5/6),故需适当减小平水(垫板)和抬头(檩椀)高度
10、 桁、檩:(大式带斗拱做法为4~)
正身长按面阔,一端加榫长按自身直径的3/10
下有重叠构件时均需做出“金盘”,金盘宽为3/10檩径
11、 瓜柱及角背:脊瓜柱高为脊檩和上金檩的垂直距离减掉三架梁的抬头和熊背高度,另外再加下榫长,上面加脊檩椀高(按1/3檩径)瓜柱厚为三架梁厚的8/10,宽为一份檩径脊瓜柱上端也应留鼻子,宽度可按瓜柱宽的1/4,高同檩椀角背制作:凡瓜柱自身高度等于或大于宽度2倍时都须按角背,以怎强其稳定性角背长为一步架,高为瓜柱高的1/3~1/2
古建尺寸规范
古建尺寸规范
2 / 2
古建尺寸规范
厚为自身高的1/3或瓜柱厚的1/3角背与瓜柱相交部分,在上部刻去高度的1/2,两侧做出包掩(俗称“袖”),包掩为构件厚的1/10角背与梁背迭合,两端还应栽木销固定
12、 抱头梁:长为廊步架加梁头长一份
高由平水()、抬头(0
古建尺寸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