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公共行政价值的理论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但真正进行系统而深刻的公共行政价值理论探讨,却是随着近现代西方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运动的先锋霍布斯强调正义的政府应该是公私利益结合得最好的政府;孟德斯鸠倡导平等和俭朴;洛克认为政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公共福祉”;密尔则认为好的政府在于“增进社会利益的总和”和“增进被统治者的好品德的总和”。哈耶克认为:“重要的不是某人愿意行使的那种自由,而是某人为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而可能需要的那种自由。我们只有将此种自由赋予所有的人,方能确使不确定的任何人都能获致此种自由。”“’罗尔斯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被建构的;我们必须有某些由之开始的东西。在一种较实际的意义上讲,只有具体规定着政治正当和政治之内容的那些实质性原则才是被建构的。”。1自伍德罗·威尔逊开创公共行政学科以来,对公共行政价值的研究和认识学者们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即传统行政学阶段,新公共行政学、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阶段。在传统公共行政学时期,凸出科学主义的定位和价值倾向,强调对效率价值的关注,这种以效率为价值取向的行政学研究显然是受到当时的泰勒科学管理主义的深刻影响。新公共行政则在批判传统行政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核心的行政价值,强调对政府提供服务的公平性;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及对公众要求的回应性。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公共管理以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但是到本世纪最近几年,以罗伯特·B·登哈特为代表的一批公共行政学者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提出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作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对待,认为公共行政不是向顾客提供服务,而是提供民主。从20世纪末开始,随着相关西方行政学理论的译介与引入,更由于中国改革实践走向深入的需要,中国政治学与行政学界对行政价值这一崭新而又是基础性的研究领域日益产生兴趣。2003年4月11至13日,在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经济学院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范围内以“行政哲学”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行政哲学”学术研讨会上,对行政价值的研究与思考已经成为重点专题之一。但总的来说,国内外对行政价值研究仍然是一个前沿性课题,尤其是在理论构架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试图从国家及政府起源和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视角追寻公共行政价值的逻辑起点,接着提出了公共行政价值的理论框架,包括内涵与特征、结构与功能、目标与实现;进而从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公共行政的价值嬗变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政府治理模式,即传统公共行政价值及理性官僚型政府治理模式、新公共行政价值及民主型政府治理模式、新公共管理价值及企业型政府治理模式和新公共服务价值及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同时透视了中国传统官僚政治的公共行政价值,审视了当代我国公共行政价值失范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和谐社会公共行政价值的基本设想,即民主与法治、公平与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确保和谐社会公共行政价值目标的实现,本文提出了适应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合作型政府,以及实现这一模式的具体保障措施。这是本文的核心也是最终落脚点。理论的研究只有服务于实践的需要才能真正体现理论的价值,公共行政价值作为一项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必须着眼于实践的需要,当前关于公共行政价值的研究就是应该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希望通过公共行政价值的理论探讨能够引起人们对公共行政价值更多的思考和关注,以期对和谐社会建设及政府治理的实践能有些裨益。[关键词]公共行政;价值:政府治理模式:和谐社会;合作型政府AbstractTodotheoreticalresearchonthevalueofpublicadministrationvalueearlistmaybetracedtoAristotle,,Montesquieupromotedequalityandthrifty,Lockerthoughtthegovernmentfinalgoalwasfor"peo
公共行政价值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