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退热十八法临床举隅★★.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退热十八法临床举隅★★
★★1 辛温清热法★★
即用辛温解表药以解除风寒表邪热证的一种治法。病人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类,常用药如麻黄、桂枝、紫苏、细辛、白芷、羌活、细辛等。
★★2 辛凉透热法
即用辛凉透达药物解除风热表证的一种治法。患者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鼻流浊涕,苔薄黄,脉浮数等。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类,常用药如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蝉蜕等。
★★3 泻火清热法★★
即用苦寒泻火之品解除气分热邪的一种治法。患者常见高热、口渴、汗出、烦燥、谵语、脉洪大等实热证。代表方如白虎汤类,常用药如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竹叶等。
★★4 祛湿退热法★★
即用燥湿泻热之品以疗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一种治法。患者常见发热、胸痞、舌苔黄腻、小便短少黄赤等。代表方如黄连解毒汤、三仁汤,常用药如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苡仁、滑石、通草等。
★★5 清营凉血法★★
即用凉血清营的药物解除营血分实热证的一种治法。病人身热口干,渴不欲饮,发斑发疹、或吐血、衄血、便血,舌绛,烦燥、神昏谵语等。代表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常用药如生地、丹皮、赤芍、水牛角、玄参、紫草等。
★★6 养阴清热法★★
即利用滋阴清热作用的药物以清除虚热证的一种治法,病人常为温热病后期,低热不退,口干咽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甚则午后发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代表方如清骨散、青蒿鳖甲汤等,常用药如生地、山萸肉、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鳖甲、胡黄连、青蒿等。
★★7 清热解毒法★★
即用解毒清热的一些药物,用以治疗各种热毒证,如痈疮、丹毒、斑疹、咽喉肿痛及疫毒痢等病的一种治法。从现代医学讲,这类药物具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兼有解热、消炎作用,可治疗多种化脓性与感染性疾患。代表方如五味消毒饮、清瘟败毒饮等,常用药如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青叶、板蓝根、玄参、白头翁、马齿苋、山豆根、射干等。
★★8 通腑泻热法★★
即以苦寒攻下的药物通利大便达到通便泻热的一种治法。本法常用于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之阳明腑实证,患者高热不退,谵语发狂,大便燥结,腹满胀痛,苔黄燥,脉洪沉实。代表方如大承气汤、泻心汤等,常用药如大黄、芒硝、潘泻叶、黄连、枳实、厚朴等。
★★9 甘温除热法★★
即用甘温益气之品治疗因气虚而发热的一种治法。本法常用于因体虚而大热患者,有“甘温除大热”之说。病人热势或低或高,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体倦乏力,头晕懒言,汗出、食欲不振,舌淡苔黄,脉大而虚等。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小建中汤,常用药如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炙甘草等。
★★10 和解退热法★★
即用和解少阳的药物清退半表半里之寒热往来的一种治法。患者表现为寒热往来,口苦烦躁,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薄,脉弦等。代表方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等,常用药如柴胡、半夏、青蒿、常山、黄芩、陈皮、枳实、竹茹等。
★★11 泻肝清火法★★
即用清肝泻火之剂以清肝火上炎的一种治法。病人表现为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渴喜冷饮,口舌生疮,头痛目赤,胁痛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代表方如龙胆泻肝汤、化肝煎等。常用药如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车前子、泽泻、生地等。

★★中医退热十八法临床举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