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
作者: 之所以要选择如下故事,主要是基于对于漪老师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对笔者三十多年来的影响,包括阅读她的著作、聆听她的报告、与她的短暂交流与请教等。因此,笔者完全有必要用笨拙的笔记录下来,以感悟到小弗朗士当时的处境,在和文中的人物一同感受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又失去学习祖国语言时,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的真实心声。在随文学习时,教师要用好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既教文,又教人”,对学生进行珍惜大好学习时光的教育,满腔热情地喜爱我们的国家,感恩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安心学习、快乐生活、幸福美满、丰衣足食、窗明几净、设备先进的优裕条件和美好环境。
其实,这样的课文与教学,还有很多很多,再如古诗文:《岳阳楼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零丁洋》《出师表》《陈情表》等,在教育教学中,都应该凸显出“教文育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这正是于漪老师一直强调的“精神成长”,与要为学生的发展打下 “精神的底子”相契合。因为,于漪老师早就指出:“当今的中国教育,要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需以优秀的中华文化滋养他们的心灵。”
“语文就是人生,伴随人的一辈子。”这是于漪老师语文教育的深邃思想,躬身实践的结晶,更是对广大语文教师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待,作为数以万计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深感责任重大,应该努力践行,因此,在日常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中的王同学就是典型代表。
王同学为人诚实,乐于助人,这是他的优点,欠缺的是,语文基础自小学高年级起就薄弱,学习有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在写作文方面,不但内容很少,常常只写几行字,还有很多错别字,表意不明。有一段时间,他对语文学习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针对这一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要想方设法地改进现状,在诸多选项中,先从古诗背诵和默写加以突破:在全班布置背诵、默写前一两天,就先告诉他后面要背诵和默写某一首诗歌了,提醒他提前熟读,在此基础上,再抽课间或中午休息,或下午放学的时间,与他一起朗读、背诵,在这一过程中,如发现错误的地方,就加以讲解,帮助他在理解的基础熟记,进而能够正确默出。以杜甫的《望岳》为例,其中的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中的“凌”字,如果不理解其意义,就很容易错写成“临”,而一旦理解了“登上”的含义后,则不会写错,从而避免了死记硬背的情况发生。就这样,从中习得古诗文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对于其他古诗文的学习大有帮助和裨益,有效规避了可能因不解古诗意义而导致默写错误的情况发生。由此,也告诉王同学,不仅学习这样,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进而做到事半功倍,达成理想目标。
在熟读、默写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古诗文中的名句,让王同学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树立应有的信心。如在学习《为学》后,在课上与课下,几次让王同学说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意思以及自己的理解。最后王同学说,课文说得非常有道理,今后我要尽力把学习搞好,化难为易,之前没有搞好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没有

“我和于漪老师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巧姐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