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为加强医院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使临床能够及时掌握病人病情变化情况,并提出诊疗处理意见, 特制订本临床“危机值”管理制度。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通常指某种检验、检查结果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此时, 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 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 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二、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流程凡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功能科、病理等科室检查出的结果为“危急值”, 应及时复检一次, 同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 必要时须请上级医师复查。如两次结果相同,且确认仪器设备正常, 标本采集、运送无误, 方可将报告送达临床科室。检验科必要时应保留标本备查。三、临床科室危急值处理流程 1 .临床科室仅医务人员可接听有关“危急值”报告的电话, 并按要求复述一遍结果后, 认真记录报告时间、检查 2 结果、报告者, 按照“谁报告, 谁记录”的原则, 做好登记工作,责任到人。 2 .护士在接获“危急值”电话时,除按要求记录外, 还应立即将检查结果报告主治医师( 或当班医师), 同时记录汇报时间、汇报医师姓名。并与医师一同确认该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复检。 3 .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并认定标本采集、送检过程均无异常后, 并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如需会诊应立即上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同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 处理时间记录到时与分; 若为住院医师应立即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报告。 4 .门、急诊部或体检中心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 应尽量立即联系患者就医。如联系不到须报医务部( 总值班) 备案。四、危急值登记和登记管理“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 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3 各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科内“危急值”登记管理工作, 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医务部、护理部和门诊部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工作的执行情况。五、危急值的不定期维护 1 .临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目, 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检验科修改。 2. 辅助检查科室按临床要求进行修改, 并将申请保留。 3 .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提交医务部协商解决。六、质控与考核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管理制度, 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实施情况的督察, 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危急值”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 将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医务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将对各临床医技科室“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来自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危重病人集中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检查, 重点追踪了解危重患者救治的变化,或是否由于“危急值”报告而有所改善, 提出“危急值”管理制度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4 八、医技科室“危急值”项目及范围(一)
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