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肺水肿PPT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8页
肺水的形成,分布与交换
肺有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双重血管,肺循环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8页
肺水的形成,分布与交换
肺有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双重血管,肺循环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支气管循环主要供给肺组织代谢需要.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8页
正常血液的流动方向
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肺动脉--> 肺 -->肺静脉-->左心-->主动脉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8页
:肺淋巴管有浅深两组淋巴管从.
-毛细血管膜(气-血屏障):由六层组织构成,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肺泡上皮基低膜,肺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低膜和内皮细胞,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8页
:包括Ⅰ型(扁平细胞)和Ⅱ型细胞(柱状细胞).
:
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8页
肺内液体分布在六个区域,,肺循环通过肺毛细血管,细胞内水通过细胞膜与间质间隙液体进行交换,并通过淋巴毛细血管吸引过剩的液体以保持平衡,维持恒定的间质水分容量和成分.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8页
健康人肺容积80%为空气,分布在肺泡和气道内,20%%在血管里.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8页
液体及溶质均可通过它们不同性质的屏障进行交换,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对维持胶体渗透压占重要作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8页
在肺脏肺水之间进行的水的交换,最终汇集在肺间质间隙,所以间质间隙成为”储水器”,其中最大交换量是通过肺毛细血管.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8页
毛细血管壁也能透过一定量的蛋白质,通过静水压或胶体渗透压的不同梯度向两个方向移动,主要向间质间隙移动,同样借助淋巴引流达到平衡.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8页
从肺毛细血管渗出到周围的肺泡间隔,再到细支气管周围的结缔组织,最后引流到淋巴管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8页
肺水形成机制决定于:,,,.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8页
液体过多积聚于肺内,首先是肺间质,进一步发展聚集于肺泡内,所以肺水肿包括间质或合并肺泡水肿.
肺水肿的定义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8页
肺水肿发生机制
肺水肿是呼吸-:,,,.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8页
肺水肿发生的程序和分期
主要根据病理改变分为4期
肺水肿Ⅰ期:液体聚集在细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形成”袖口征”
肺水肿Ⅱ期:肺泡间隔肿胀
肺水肿Ⅲ期:液体积聚在肺泡角
肺水肿Ⅳ期:肺泡水肿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8页
肺水肿的病因
:感染性肺水肿如细菌或病毒性肺炎,吸入毒气,血液循环毒素,血管活性物质增加,DIC,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尿毒症,吸入性肺炎,ARDS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8页
肺水肿病因
:心源性左心衰竭,先天或后天肺静脉闭塞,输入液体过敏.
:肝硬化,肾脏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蛋白血症
:淋巴管受压和破坏.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8页
:胸腔高负压抽吸,如胸腔积液或气胸治疗不当,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高原性肺水肿,神经源性水肿,麻醉剂过量,肺栓塞,子癫.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28页
肺水肿的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坐位,发绀,大汗,烦燥,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听诊时两肺布满哮鸣音和湿罗音,心率快,可有奔马律,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28页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X线检查:早期间质水肿时,上肺静脉充盈,肺门血管影模糊,小叶间隔增厚,肺水肿时表现为蝶型肺门,严重肺水肿时,为弥漫满肺的大片阴影
肺水肿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