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古诗两首(1)
课型
新授
班级
姓名
王爱娟
学
习
目
标
1、能流利的读出赠、擎等11个生字。能按照正确的笔顺正确书写残、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诗句,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课题
古诗两首(1)
课型
新授
班级
姓名
王爱娟
学
习
目
标
1、能流利的读出赠、擎等11个生字。能按照正确的笔顺正确书写残、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诗句,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学习
环节
学 案
导 案
一、
出示
目的
1、能流利的读出赠、、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诗句,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齐读本节课目的导入。
出示图画,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
个人
自学
1、《赠刘景文》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认读生字,难认的圈出来多读几遍.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绿
3、认真观察,注意写好“菊、残"的笔顺。
4、尝试背诵。
1、老师布置任务要明确,学生自己单独学习。老师随时辅导。
2、老师相机指导,尤其是边缘生。
三、
小组
互学
1、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苏轼的资料。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并想方法教一教同桌不认识的字.
3、交流笔顺,互相纠正.
4、同桌互相读一读这首诗,再把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在组内交流。
1、学生交流关于苏轼的资料,老师进展补充。一天,苏轼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老先生和他很谈得来。苏轼喝着酒,非常快乐,兴之所至,写了一首诗赠送刘景文,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2、交流识字方法:根本字加偏旁,换偏旁等。
3、老师纠正学生的笔顺尤其是“绿”.尤其是右边的写法.
四、
展示
点拨
1、展示诗歌大意。
2、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诗句,对照插图细细品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1、老师点拨——荷尽:::菊花凋谢。傲霜::您,古代对人的尊称。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还绿的时候。
2、交流看到的景物:秋风中,虽然菊花凋谢了,可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
3、苏轼看到的秋天就只有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风光.
3、展示书写好的字.
4、背诵展示
4、难怪作者感慨: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5、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识记,怎样写正确,写美观。
径、残:左右构造,左窄右宽.
菊:上短下长,最后一笔为点。
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6、读时要求学生
在该停顿的地方用斜线做上
标记。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比赛背诵。
1、赛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五、
导练
反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背诵,并交流自己的背
4古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