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麦孢囊线虫病.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小麦孢囊线虫病
第一页,讲稿共八页哦
孢囊
第二页,讲稿共八页哦
症状识别: 受害小麦出苗后1个月即可出现症状,但在越冬返青后才表现明显。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随后整叶颜色变淡变褐,干枯;病苗长势弱,分蘖明显减关于小麦孢囊线虫病
第一页,讲稿共八页哦
孢囊
第二页,讲稿共八页哦
症状识别: 受害小麦出苗后1个月即可出现症状,但在越冬返青后才表现明显。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随后整叶颜色变淡变褐,干枯;病苗长势弱,分蘖明显减少,部分植株矮化,穗小,籽粒不饱满,类似缺肥状,但追肥不见效果。病情严重时会成片枯死,根部可以看到许多瘤状的根结,根结上再长须根,须根上再形成根结,使得根系纷乱、扭曲,成团。根表面可见针头大小的白色孢囊,后期变为褐色。根结和孢囊是鉴别该病的主要依据。
第三页,讲稿共八页哦
危害状
第四页,讲稿共八页哦
传播途径:土壤是线虫传播的主要途径,耕作、流水、农事操作及农机具、人畜带的土壤等可以近距离传播,种子携带带有线虫的土块可以远距离传播。该线虫一年只发生一代。另外,线虫所造成的伤口很容易引起根腐病。
第五页,讲稿共八页哦
发病规律:小麦胞囊线虫病为内寄生性线虫病,整个为害阶段都在根输导组织处进行。初侵染源为病田土中孢囊。小麦出苗后和返青期有两次侵染高峰。侵染过程:幼虫由根尖侵入,而后活动到维管束中柱处,将头插入维管束,刺激头周围细胞成为巨形细胞。雌成虫后期,体躯急剧膨大,撑鼓根皮直至破裂,显露体躯于根表,在根表面形成针头大小的白色孢囊,以后颜色变深形成含大量卵粒的孢囊。孢囊可借流水、风力作远距离传播。一

小麦孢囊线虫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666 KB
  • 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