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手术
1894年 William Halsted 乳腺癌根治术
开拓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新纪元
纽约纪念医院1940~1943 1640乳腺癌,89%接受根治
术,结阴性组, 10年累积局部复发率在根治术和全乳切
除+放疗中<10%,而在单乳切除中为15%
NSABP B-04的研究说明
远处转移在乳腺癌的死因中起着绝对重要的作用
局部区域治疗的策略方法的差异,特别是腋窝淋巴结的外科手术处理并不影响远处转移的发生
Halsted 的乳腺癌解剖学理论
Fisher的乳腺癌生物学理论
手术更小的保乳可行吗?
保乳治疗——六项大型前瞻性随机研究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Milan I)
Institute Gustave-roussy(IGR)
NSABP B-06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ion(NCI, US)
EORTC (Europe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Danish Breast Cancer Group (DBCG)
研究
年份
病例数
肿瘤大小
手术方式
放疗boost
研究组
对照组
Milan I
1973-1980
701
≤2cm
象限切除
根治
10Gy
IGR
1972-1984
179
≤2cm
切缘2cm
改良
15Gy
NSABP B-06
1976-1984
1219
≤4cm
广泛切除
改良
无
NCI
1979-1987
237
≤5cm
广泛切除
改良
15-20Gy
EORTC
1980-1986
903
≤5cm
切缘1cm
改良
25Gy
DBCG
1983-1989
905
≤5cm
广泛切除
改良
10-25Gy
保乳治疗的六项前瞻性随机研究
保乳治疗的六项前瞻性随机研究结果
研究
随访(年)
局部复发率
总生存率
研究组
对照组
研究组
对照组
Milan I
18
7
4
65
65
IGR
15
9
14
73
65
NSABP B-06
12
10
8
63
59
NCI
10
16
6
77
75
EORTC
10
71
73
DBCG
10
3
4
79
82
病人选择和适应症:
临床上T1和部分T2(≤4cm),N0和N1的病人
肿瘤/乳房比小,局部切除后不影响美观效果
单发性病灶
最好为周围型肿瘤,位于乳晕下或接近乳晕者
常不适宜
病人接受
病人选择和禁忌症:
第一,二孕期是绝对禁忌症,放射线对胎儿的影响
第三孕期妇女,有时可行保乳术,生产后行放疗
2个或2个以上肿瘤位于不同象限,或弥漫性病灶
既往患侧乳房有放疗史
同时有胶原血管病(如硬皮病,红斑狼疮)
易引起严重的软组织纤维化
小乳房,大肿瘤病人不适合保乳根治
肿瘤位于乳晕下或接近乳晕者为相对禁忌症
手术切除
原则:全部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或怀疑肿瘤的组织
尽可能减少乳房变形
皮肤切口:
一般建议沿Langer线的弧形切口
在肿瘤上方或接近肿瘤
避免皮肤的过分牵拉或分离
肿瘤表面皮肤一般不需要切除,除非皮肤受累
手术切除
肿瘤切除:
至少1cm的正常乳腺切缘,完整切除肿瘤,深达胸肌筋膜
常规送冰冻切片,检查切缘有否肿瘤残留,若切缘阳性,再扩大切除,再次冰冻切片检查切缘
若两次冰冻切缘阳性,改行改良根治术
手术区腺体缺损可用可吸收线缝合,亦可敞开,视乳房整体美观效果而定
手术区应充分止血,以免血肿形成而影响术后随访时肿块的鉴别
手术切除
腋淋巴结清扫
常规行腋淋巴结清扫(I组和II组淋巴结)
沿腋窝下缘横行切口,前端不超过胸大肌后缘,
后端不超过背阔肌外缘
亦可平行沿胸大肌后缘的斜切口
保留胸长N,胸背N和胸内侧N
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
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是否行进一步淋巴结清扫(尚待大规模前瞻性随机研究最终证实)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目前保乳手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即使在高度选择的局部复发的低危患者,亦不能证实免除放疗是安全的
所有保乳手术后的患者都可以通过放疗来显著降
乳腺癌保乳手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