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
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
摘要:以1992—2021年间发表的47篇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半量化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发现向预测消极结果的变量。综合前人观点,本研究认为,从广义上来看,无论在高危情境还是在正常情境中,只要对个体开展起积极作用的都应被定义为保护因素.(精品文档请下载)
对危险因素的研究时间比较长,、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构造方程模型或多程度分析等方法对危险因素进展鉴别;也有研究者根据结果变量将被试分为入学准备程度不同的群体,通过比较潜在危险因素的组间差异鉴别危险因素。保护因素的鉴别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保护因素区别于危险因素而独立存在,对结果变量发挥主效应或补偿效应;第二种方式是,保护因素的效应以高程度危险因素的存在为前提,当危险因素程度较低时,保护因素的效应并不明显,随着危险程度的增加,保护因素的效应越来越显著,在统计结果上表现为保护因素在危险因素和开展结果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精品文档请下载)
纵观国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可以发现:首先,入学准备干预的生态化模型要求研究者归纳最新研究成果用于干预方案的设计;其次,尽管儿童入学准备影响因素的研究数量较多,但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现象,有必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已有研究结果进展综合整理和归纳;再次,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定义和鉴别方法日趋成熟,有必要从该视角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因素进展梳理;最后,Sallis,Proehaska,Taylor及Hinkley,Crawford,Salmon,,适宜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方法.
(精品文档请下载)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开展生态学理论,从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视角,借鉴半量化分析方法,对在1992—2021年间公开发表的和3-7岁儿童入学准备影响因素有关的英文文献的研究结果进展半量化分析,全面梳理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将明晰地鉴别影响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入学准备缺乏儿童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找出不确定因素,供研究者深化讨论。(精品文档请下载)
2。研究方法
。标准如下:(1)文献是实证研究,而非综述;(2)被试为学前儿童,年龄或平均年龄在3—7岁;被试量不少于30人;(3)发表时间在1992
—2021年间;(4)发表在同行评审的正规英文期刊上;(5)需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进展了较为全面的测量;(6)考察了一个或多个影响因素和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关系。(精品文档请下载)
假设文献有如下特征之一者,那么排除:(1)属于专家观点、个案研究、综述、未发表的研究报告或学位论文;(2)被试为特殊儿童,如听力障碍儿童、多动症儿童、寄养儿童等;(精品文档请下载)
。、ProQuest中分别将“school readiness(入学准备)”、“readiness for school(为入学做好准备)”、“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幼小衔接)”等和“child(儿童)”、“preschool(学前)”、“Kindergarten(幼儿园)"等组成并列的题名、关键词,搜索从1992—2021年历时20年的文献,符合标准的文献共47篇。选择1992年作为起始时间,是由于国外关于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以1990年NEGP将做好儿童入学准备作为8个教育目的之首为起点,,故以1992年为起点。检索结果也说明,%发表于2000年以后.(精品文档请下载)
对47篇文献进展分析发现,文献的样本量在30—22831之间,平均样本量为2659(SD=4874。16)。47篇文献中,3篇以加拿大儿童为被试,以意大利、柬埔寨和斯里兰卡儿童为被试的各1篇,其它41篇(%)研究均以美国儿童为被试.
(精品文档请下载)
2。2文献分析
2。2。1影响因素的选择和分类。由于文献中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少于2个研究共同考察的变量未出如今结果分析中。借鉴
国外学前儿童入学准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