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自动化-第四章
工作总结
商务报告
商务展示
工作计划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硬件配置:
新风阀配置开关式风阀控制器;
过滤器两侧采用微压差
:
送风量一定,只改变送风温、湿度来改变送入室内的冷热量。
常用定风量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变露点自动控制系统
定露点自动控制系统
(自学)
:
通过变风量末端装置以室内温度的波动为被控量 来控制房间送风量,满足房间热湿负荷的变化和新风量的要求,直接影响房间的空气品质。
VAV系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每个房间的送风入口处装一个VAV末端装置,该末端装置实际上是一个风阀。调整此风阀以增大/减少送入房间的风量,从而实现对各个房间温度的单独调节。
:
1)测量控制区域温度,通过末端温度控制器设定末端送风量值。
2)测量送风量,通过末端风量控制器控制末端送风阀门开度。
3)控制加热装置的三通阀或控制加热器的加热量。
4)控制末端风机起停(并联型末端)。
5)再设空词机组送风参数(送风温度、送风量或者送风静压值)。
6)上传数据到中央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或从中央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下载控制设定参数。
:
1)按照是否补偿系统送风压力变化分类,有压力相关型和压力无关型。
2)按有无风机分类,有基本型和风机动力型(串联风机型和并联风机型)。
3)按单、双风道分类,有单风道型和双风道型。
压力有关型末端风口:根据房间温度实测值与设定值之差,温度控制器直接调整末端装置中的风阀。这样做,当某个房间温度达到要求值时,由于其它房间风量的变化或总的送风机风量有所变化导致连接末端装置风道处的空气压力有变化,从而使这个房间的风量变化。由于房间热惯性较大,在此瞬间房间温度并不变化。待房间温度发生足够大的变化后,再对风阀进行调整,又会反过来影响其它房间的风量,并引起温度变化,这样各房间风阀不断调节,风量和温度不断变化,导致系统不稳定。
一种改进的方法是采用:
压力无关型末端风口:此种末端上装有风量测量装置,房间温度的变化不再由温度控制器直接改变风阀开度,而是去修正风量设定值。风阀则根据实测的风量与风量设定值进行调整。这样,当某房间风量由于风道内压力变化而变化时,末端控制装置会直接调整风阀,以维持原来的风量,房间温度不会由此引起波动。
单风道基本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由进风管、风量采样器、
风阀、箱体等几部分组成。
温控器Tc的输出为此时房间所需的送风量(风量设定值),送给风量控制器Fc,Fc根据风量的实测值与设定值之差去控制风阀V的开度,使送入房间的冷(热)量与室内的负荷相匹配。
串级控制系统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副控制回路,其特点是可改善对象特性,抗干扰能力强,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控制质量。
温度控制器
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在基本型变风量末端装置中加设风机。
串联型:风机与一次风为串联关系。
末端风机通过连续运转来克服末端阻力,满足送风量和气流组织的需要。一次风经过末端装置内的调节风阀后,与吊顶内回风(也称为二次风)混合经风机送入室内。
特点:
串联型末端带有风机,末端风机连续定风量运转,只是靠改变一次空气和回风混合比来满足室内要求。
当一次风处于最小送风量时.室内仍具有很好的气流组织形式。所以串联型末端常与传统散流器风口配合,用于低温送风系统。
注意事项:
在低温送风系统中,应注意在末端箱体内加绝热内衬,防止低温空气流过时金属外表面出现结露现象。
并联型:风机与一次风为并联关系。
来自于吊顶诱导的二次空气(室内回风)先经过风机后再与经空调机组处理的一次空气相混合,然后送入空调房间,即只有二次风经过末端风机。
特点:
末端风机为间断式运行方式,随着房间的负荷变化来起停风机。一次风根据供冷需求运行,再循环风机则是根据供热需求运行。
风机不运行期间可能不会保证良好的室内气流组织,所以不宜用于低温送风系统。
风机处理的风量小,噪声小,能耗低。
变风量VAV空调系统不仅要对VAV末端装置进行控制,还要对空调机组进行控制。因此,空调系统的新的控制问题为:
由于各房间风量变化,空调机的总风量将随之变化,如何控制送风机转速使之与变化的风量相适应,以保证系统的静压满足系统要求.这是变风量空调系统十分重要的控制环节。
如何调整回风机转速使之与变化了的风量相适应,从而不使各房间内压力出现大的变化。
如何确定空气处理室送风温、湿
建筑设备自动化-第四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