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绿地功能
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
积及内容。
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
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更。结合当地
自然条件、现状特点,根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原有的 名胜古迹、山川河湖,将其有机的组织在园林绿地系统中。
(3)城市公园绿地应均匀分布,服务半径合理,满足全市居民文化
休憩的需要。 城市中小型公园必须按服务半径布置, 使附近居民在较 短时间内课步行到达。
园林绿地布局的目的和要求? : (1) 满足全市居民方便文化娱乐、休憩游览的要求
(2) 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活动安全的要求
3)达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4)满足城市景观艺术的要求
要求:( 1)布局合理( 2)指标先进( 3)质量良好( 4)环境质量改
公园绿地应该怎样规划选址?
答:公园的服务半径应使居民能方便到达, 大型公园要与城市主要交 通干道或公共交通设施又方便的联系; 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 产的、复杂破碎的、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坡地建园,则应充分利用地 形造景,避免大动土方;可充分利用城市的有利山川,发挥城市河湖 水系的作用, 选择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 可选择现有 植被丰富和有有古树名木的地段。
4、树种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1)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多种综合功能要求。
2)坚持“适地种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也积极选用一些经
过考虑的外来树种和有把握的新优树种(及品种)
3)重点树种以乔木为主,一般树种要丰富多彩,做到乔木、灌
木、藤本及地被植物相结合。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并逐步过渡到以长寿树为主。
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
5、防护绿地规划内容
建立市域生态空间的保护体系
2)
确定防护绿地的发展目标
进行防护绿地的分类布局
4)
提出防护绿地的设计导则与控制指标
提出组团隔离绿地的布局要求与规划控制措施
6、防护绿地的类型
城市卫生隔离带
2)
道路防护绿地
城市高压走廊绿地
4)
防风林
城市组团隔离带
7、附属绿地规划内容
研究确定城市中各类附属绿地的发展、控制指标
指出各类附属绿地的规划设计导则 8、各类附属绿地规划指标要求
新 建居住区绿地占居住区总用地比率不低于 30%
主 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 20%
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比率不低于 15%
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 30%,其中
1、
2、
3、
4、
学校、医院、修疗养院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队等 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 35%
9、其他绿地规划内容:
生态优先”的原则
城市大环境景观格局的构建 城市游憩体系的完善 城市各组团之间的关系 城市绿地的系统性
1)
10、城市绿地植物规划的基本要求
合理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建立城市开敞空间的绿色
网络 大力开发利用地域性的物种资源 提高单位绿地面积的生物多样性指数 增大城市绿地建设规模 改善以土壤为核心的立地条件,提高栽培技术和养护水平 古树名木能够反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和保护 价值
11、规划总则之规划原则
尊重自然,
生态优先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分期实施,
保证质量
实用适用,
公众参与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市对各种城市绿地 进行定性、定位、 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 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武大功 能的活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A..以区域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 预测城市绿化各项发展指 标在规划期内的发展水平, 综合部署各类各级城市绿地, 确定绿地系 统的结构、功能和在一定规划期内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B确定城市主要绿化树种和园林设施以及近期建设项目等, 从而满足 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 以城市为对象, 以创造高质量的风景园 林空间为目标的规划技术, 通过绿地系统规划, 最终要实现城市绿地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挥,确保安全、健康城市环 境,引导和限制城市形态, 提供户外的游憩场所,创造具有特色的优 美城市景观, 加强与城市内仅有的自然的接触, 培养市民的乡土意识 和人性回复。
市规划层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内容:规划总则、定额指标体系、绿地布局
绿地规划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