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根本信息
学 科
数学
年 级
八年级
教学形式
教 师
赵祎婧
单 位
绍兴市东湖镇中学
课题名称
学情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根本信息
学 科
数学
年 级
八年级
教学形式
教 师
赵祎婧
单 位
绍兴市东湖镇中学
课题名称
学情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
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它不仅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函数等知识的根底。它是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的后续内容,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主要学习两个概念:,能正确列出不等式;难点是准确应用不等号,浸透建模、类比、分类等思想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对不等量关系、数量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已经有所理解,但对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还是第一次接触,本节就是对“不等"这一概念进一步明确,,对数量关系中的
“不大于”、“不小于”、“负数"、“非负数”等数学术语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在把用文字语言表述的不等关系转化为用符号表示的不等式时有一定困难。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可以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根据给定条件列不等式.
“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过程和方法
经历由详细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数学化的才能,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别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消费生独立抑制困难、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独立考虑的根底上,积极参和讨论,在合作交流中有一定收获。
教学过程
: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少先队员去世公园进展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了27张票时,爱动脑的李敏同纪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浪费吗?那么,终究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
分析上面的问题:设有x人要进世纪公园,①假设x≥30,应该如何买票? ②假设x<30, 那么又该如何买票呢?结论:至少要有多少人进公园时,买30张票才合算?解决这类问题就要用不等式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不等式"
二。新课探究:
1。完成课本p90合作学习的5个问题,考虑什么是不等式?
:
①、不等式的定义:用符号>,<,≥,≤。≠连接而成的数学式子,叫做不等式.
②、不等式号:>,<,≥,≤。≠
3。完成P92课内练习T1
三、范例引路
1。 例1、根据以下数量关系列不等式:
⑴ a是正数;
⑵ y的2倍和6的和比1小。
⑶x²减去10不大于10;
⑷设a,b,c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注:⑴不等式表示代数式之间的不相等关系,和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相对
教学设计(赵祎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