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的: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让学生在详细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教学目的: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让学生在详细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详细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展测量。
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精品文档请下载)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在刚刚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
3、提醒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生观察后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理解尺子的构造)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赤字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分别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是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也就是几厘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精品文档请下载)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1)在直尺上找。
师: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把它表示出来。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首先在直尺上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除了刚刚找出的这段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哪段是1厘米吗?
学生考虑后交流得出: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2到刻度3……都是1厘米.
师:我们刚刚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2)在生活中找1厘米。
师:我们刚刚在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下面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3)用手比。
师:小朋友们,你如今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拿出你的手指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间隔 ,把它记在脑子里。(精品文档请下载)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启发学生发现从刻度0到刻度3、从刻度4到刻度7……都是3厘
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