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活动化三环教学法.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准备抓过程促延伸”——小学品德“活动化三环”教学法初探古城街道杨庄小学李炳新实施“活动化三环”教学法的背景一、实施“活动化三环”教学法的背景: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由 10位老师, 190 名学生组成的袖珍村小, 而正是这样的一所村小,让我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让我体会到了“轻负高质”的优越性。我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对每堂品德课都认真准备,力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品德课堂的魅力,最终达到“轻负高质”的效果。对于品德活动化课堂的研究已有多年的时间,起初的研究并没有上升到“轻负高质”的层次,后来逐步扩展,经过一个“课堂上——课外延伸——课前、课上、课下”的研究过程,终于找到一条“轻负高质”的品德课教学法——“精准备,抓过程,促延伸”活动化三环教学法,这一教学法实现了学生德育教育的无缝覆盖,真正体现了“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的理念。二、“活动化三环”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 、活动目标有针对性我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力求把握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儿童的活动方案。 2 、活动内容体现生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 3 、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小学品德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讨论交流等形式,我尽量让每堂课都以不同形式进行。 4 、活动过程要注重情境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活动化三环”教学法的主要特点三、“活动化三环”教学法的流程 1、活动化第一环——精准备品德课中学生的课前准备以调查、搜集材料为主线,为此我把班内学生以自愿和居住距离为依据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内指定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每次的调查和材料搜集任务。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学生有了调查,他们在课堂上就有了发言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形成一种优良品质,一举多得。例如我在上《身边的科技》一课中,本节课的重点就放到了学生的课前调查上,学生通过课前对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用到的科技,很自然的就会感觉到科技的力量。活动化第一环——精准备学生们在学校图书室进行调查、搜集资料活动化第一环——精准备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活动化第一环——精准备在这一环节中有很多老师一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课前的调查、搜集活动是否加重了学生的负但, 对于这一疑问在一开始我也有过担心,但通过一段时间以后的实践,发现学生们并没有抱怨,而是积极性越来越高,有时没有课前调查任务,有些学生反而到办公室里问我,上课时需要准备哪些资料。为了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态度,我做了一个调查。活动化第一环——精准备活动化第一环——精准备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们对于课前的准备活动非但没有意见, 而且很热衷于这项活动,这时我才体会到所谓的轻负不仅仅是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理的放松与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这一调查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同时我也改革了课前调查和资料搜集的主题选择,主要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主题,形成一种快乐调查的氛围。学生们的调查表活动化第一环——精准备学生的课前调查表 2 、活动化第二环——抓过程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这一环节,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体现,我们课前的精准备才能呈现出来,学生们在课堂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 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1)一个也不能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把“一个也不能少”的理念渗透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我在设计每个活动时都照顾到每一名同学,形成一种人人参与,个个受益的良好局面。活动化第二环——抓过程

活动化三环教学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ytkxy
  • 文件大小16.82 MB
  • 时间201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