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基础性训练】(3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 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
、水稻土、红壤 、黑土、水稻土
、黑土、红壤 、水稻土、黑土
表中所列土壤,哪种是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
C,
【解析】9选B, 10选B。第9题,三种土壤中红壤有机质含量最少,故a为红壤;黑土因有机质 含量最高而最肥沃,且土质较疏松,空气含量较大,故b为黑土;水稻土中水分含量比其他两种 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多,故c为水稻土。第10题,水稻土是人类长期种植水稻形成的肥沃土壤。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021 •济宁高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某校地理研学实践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浙江南部山区开展了一次关于“土壤形成 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 (下图示意)。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 该考察地区的地带性自然植被是。
(2) 同学们在浙南低山丘陵考察时发现,这里的土壤多为红色,简要分析形成的原因。
(3) 简要分析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解析】第(1)题,考察地区是浙江南部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自然植被是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第(2)题,同学们在浙南低山丘陵考察时发现,这里的土壤多为红色,我国南方低 山丘陵多酸性红壤。形成原因是浙南低山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季长,土
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第(3)题,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生物起着重 要作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生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岩石的风化,是土壤 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交换,是土壤中有机质 的来源,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被誉为植物界拓荒者的地衣,能够在光秃秃的岩石表面生长, 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借助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原始 的土壤,从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起着黏附和固着作用,植被覆盖 在土壤表面,对土壤起着保护作用。
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 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
(3) 生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在生长 过程中与土壤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交换,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
【提升性训练】(1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021 •哈尔滨高一检测)土壤微生物(细菌、古菌、真菌等)是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较 为活跃的因素,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热量等要素呈正相关。下图为岷江上游河 谷各类植被在土层0~10cm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完成12、13题。
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影响主要是 ()
通过新陈代谢,生成大量有机质
将氮、磷等元素合成为有机质
搅动土壤,改变土壤有机质分布
分解转化有机残体,合成腐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