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与分析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询中心,通过心理咨询老师私下反馈给我的信息得知,已初步确定该同学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必要时应进行药物治疗。
二、案例经过
1、充分掌握信息,分析xx的行为原因。在与xx父亲的沟通中得知,该同学父母均没有文化,平日很少出门,以种地为生,家庭经济拮据。哥哥、姐姐都是30多岁才结婚。该同学上学期间经常被别人取笑,曾和校长的女儿同桌,有一次受了欺负以后,老师反而责怪并惩罚她将其调到最后一排。xx非常生气,回家和父母哭诉,父母反而怪xx多事。以后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xx就不太爱说话了,上学也比较随意,和老师顶着干。父母也由着她的性子来,不予批评教育。xx父亲还透露,她的母亲有精神病史,后经治疗好转,但经常发作。据称,xx的哥哥曾经被去世的姑姑灵魂附体,后找“大师”大肆作法,并且家中对这样的事情很热衷。
2、加强监护,及早确定处理办法。因我考取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也向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请教了许多方法,针对这种心理障碍的同学关键在于让xx开口说话,把心中的烦闷一吐为快。因此,在了解到该同学的基本情况后,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找xx聊天。开始的时候,xx很戒备,话语支离破碎,眼神躲闪,问一句答一句甚至有时问几句才回答。让xx在纸上画画,xx只画出了一些杂乱无章的图线,毫无美感。xx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我告诉她画出这样的图线表明其心理很杂乱,需要梳理和疏导。经过进一步的交流,慢慢地,xx开始告诉我一些自己的情况。从中了解到,xx之所以来读这个专业,是因为一个男生,就是隔壁班级的一个比她高一级的男生。他们是高中同学,xx非常喜欢他,但是他对xx却很冷淡,越是这样xx越认为是他在考验xx的感情,于是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她也说到自己的父母以及小时候受欺负的事情,边说边哭,对自己非常不满意,个人相貌、谈吐、父母亲状况、经济状况都让xx非常自卑。越是自卑就越退缩,直到习惯了这种状况――活在自己的封闭世界里。不能和同学正常交流,总觉得自己话说得不对,怕被嘲笑。在经过几次谈话后,我们之间建立了初步的信任。我让其舍友经常陪她,不让xx有孤单感。在班级中给xx调整了座位,找了一个温和友善、成绩优秀的男生和xx同桌,引导她说话,辅导她的功课。两个多月后,xx看见我以后有了笑容。班委及其他同学都反映xx在班级中有所好转,但纪律观念仍比较差,自习课有时旷课出去玩。学习方面,因为以前落下的课程较多,我要求xx在临考前好好复习,保证每科及格。
3、关爱问题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大一下学期开学,xx给我带了一个礼物,悄悄放在我办公桌上并发短信告知,这一行为表明她开始向别人表达友善。一次xx来和我反应问题,说班级同学上课太沉闷,老师提问题没有人举手回答,xx很着急这种情况,表明xx开始关心班级的事情。我对xx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在班里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xx的纪律问题,xx称自己有时会坐不住,想出去透透气。我要求xx每次外出时要和我请假,严格按照要求办理离校手续。并在和xx父母沟通中得知,以往上学时总是父母给孩子打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与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