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劳动模范李伏龙事迹材料
煤矿劳动模范李伏龙事迹材料
千里煤海彰显矿山骄子不屈的脊梁——记羊场湾二矿劳动模范李伏龙〔
煤矿劳动模范李伏龙事迹材料
煤矿劳动模范李伏龙事迹材料
千里煤海彰显矿山骄子不屈的脊梁——记羊场湾二矿劳动模范李伏龙〔通讯员:董宁梁雪峰〕在宁夏灵武中部毛乌素沙漠边缘,耸立着一座现代化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羊场湾二矿。从前破败不堪的小井如今一跃成为宁东能源基地的“特区矿井”,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因为它见证了两代建井人的呕心沥血,他们用双手建立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用自己的铮铮铁骨彰显了矿山骄子们不屈的脊梁。在这多数个钢筋铁骨般的硬汉子当中,李伏龙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1965年,李伏龙诞生于宁夏灵武一个农夫家庭。11012年在灵新煤矿参与工作,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由于在工作中的精彩表现,11014年后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青春岁月的良好起步,不仅铸就了他过硬的政治素养,也造就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让他具备了迎难而上、敢打硬仗、善破难题的精彩才能!11015年,李伏龙就被灵新煤矿任命为跟班队长,11016年被调往原建井工程处担当采煤一队队长。出任一个采煤队队长,应当说是组织上的信任,个人实力得到充分确定的重要表达,作为他本人应当开心。但李伏龙却无法让自己开心起来,进入他脑海最多的是“责任”与“压力”。因为所面临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是非常严峻的。20世纪90年头末,建井工程处的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平安生产不能正常投入,职工工资不能正常发放,职工生活不能正常改善,群众心情很大,不稳定因素也明显增多……万般无奈之下,单位领导通过集资、贷款等形式在沙漠腹地建成了羊场湾二矿,从今道别了只建井不产煤的历史。在这种“无米下锅”的形势下出任采煤队队长,对谁来说,都有一种“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感觉。李伏龙上任时感到责任重、压力大,应当说也在常理之中。但如何能将压力变为动力?李伏龙与班子成员反复探究到达了思想上的相同,坚持一心一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平安稳定为重点,全面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团结带着全队广阔职工,重振建井工程处从前雄风!为了使企业尽快摆脱逆境、走出低谷,11019年,针对当时的实际,他首先抓全队的制度建立工作。坚持一切工作制度先行,从行为管理到责任落实上,从队长到职工,层层逐级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考核方法,实现了由“人管”向“制度管”的转变。其次是抓劳开工资管理工作。他推行小班核算,实行定岗定员管理,职工在什么岗、负什么
煤矿劳动模范李伏龙事迹材料(共4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