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衡中国战略”
张茉楠洋两岸转移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是否会冲击亚洲的经济合作和贸易格局,面对这种利益博弈,中国将如何应对意义非同小可。
作为第一个跨越太平来,亚太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升高。有包括APEC21洋经济合作理事会25洋岛国论坛16国等众多经济和贸易同盟,其人口总数、GDP,总量均占世界第一。其中,仅APEC成员国人口数量即达27亿,占全球40%,GDP和贸易量总额分别占全球的53%和54%。后危机时代,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根据2009年的实际经济增长,在世界平均增长率为-%的情况下,亚洲新兴国家(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等)%,亚洲经济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复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相比之下,2010年亚洲经济(不包括日本)%-%,相当于OECD国家的3倍,亚太地区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是美国全力推动TPP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其次,美国希望通过“重返亚洲”完成全球布局的总体战略。在这种格局演变下,不仅中洋贸易也已超过跨大西洋贸易。仅2007年,美洋彼岸的商品贸易额就达到了1万亿美元,四分之一的美国贸易来自东亚地区,而美国似乎又置身于亚洲贸易同盟伙伴之外。2009年,东亚第15次峰会首次明确将以“10+3”机制作为实现东亚共同体长期目标的主要载体。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启动,令美国倍感压力。此外,日、韩、印、新等5国与东盟的FTA谈判也基本完成。“10+3”区域内贸易已占各国外贸的58%,高于北美自贸区近3个百分点。美国却完全置身于上述进程之外,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对此,美国既焦虑又担心,所以试图以TPP为突破口,建立以其为主导的横跨太平洋的亚太经济合作体系,并由此建立美国主导的“亚太自贸区”,进而赢得全球的战略优势。
第三点,金融危机让美国认识到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将出口促进战略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提出了在五年内使出口翻番的口号。根据奥巴马的出口战略蓝图,美国政府日前已成立了“出口促进内阁”和“总统出口委员会”,按其目标测算,美国出口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5年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同时解决2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回归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亚太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成为美国最大和最具潜力的出口市场和投资区域。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亚太自贸区可能使美国公司的年出口至少损失250亿美元,或者约20万个高薪岗位。为扭转这种状况,美国急于通过TPP,充分发挥其技术和金融优势,打开更多的亚太国家市场,以提升出口总量,助力美国由“消费驱动”向“出口驱动”转变。
最后一点,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隐晦的一一“平衡中国战略”。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强大与快速崛起冲击着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力量架构,%。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
警惕美国“平衡中国战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