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
第1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心房颤动的定义
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也是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由于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转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
主要非药物治疗
1 、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
2 、 外科手术治疗(迷宫手术)
3 、 消融治疗(彻底根治房颤)
第16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房颤的治疗最佳目标
消除房颤,恢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
重建并维持房室同步活动
恢复心房传输功能;
降低或消除血栓栓塞风险;
第17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房颤的导管根治治疗
绝大多数病人房颤的发生与肺静脉及左房后壁有关,因此导管消融根治房颤主要是在左心房围绕肺静脉进行。该方法应用特殊的导管经过静脉插入到心脏,然后将这些导管送至肺静脉发放射频或采用其它能源,从而根治房颤。
导管根治治疗与以往的药物治疗不同。药物治疗只是控制房颤的发作或减慢心室率。而导管根治治疗是消除房颤产生和维持的机制。
第18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射频消融术(RFCA)
慢性房颤的导管射频迷宫术(线性消融)
阵发性房颤的局灶性射频消融术(点状消融)
第19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线性消融术
基于外科迷宫术的原理,采用RFCA的方法模仿迷宫术的线形消融,分别对左右心房(右房3条线,左房4条线,房间隔1条线)做划线消融根治慢性房颤。这种方法X线照射时间长、操作难度大、临床应用困难。即刻成功率低且复发率高。其方法学尚不成熟
第20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点状消融术
房颤发生的局灶性机制是局灶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理论基础。自1994年报道用点状消融(Diacrete ablation)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较满意效果以来,阵发性房颤的RFCA已成为一个新热点。
已发现的局灶性房颤发生的关键部位大多在肺静脉入口或入口内1—4mm,尤其上肺静脉更常见。可能与该部位组织的胚胎发育异常有关,也称为肌袖心律。
第21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用于房颤的消融策略
肺静脉(大静脉)隔离(PVI)
环肺静脉左房线性消融
合并应用的其他策略
神经节消融
复杂碎裂电位消融
MASHALL韧带、左房顶及二尖瓣峡部消融等
第22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用于房颤的消融策略
阵发房颤→首选CPVA、次选局灶消融
慢性房颤→首选CPVA+CFAE消融
有房扑病史者→加线性消融
除非有房颤起源于SVC的证据→不建议常规隔离SVC
第23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左心房
肺静脉
第24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肺静脉节段性电隔离术
由法国Haissagurre等最先提出,只需消融肺静脉开口部或(和)开口近端一个或多个节段,而无需连续环状消融肺静脉开口,其对阵发性房颤成功率约60%,但其对持续性房颤效果不佳及较高的肺静脉狭窄发生率使其应用受限。
第25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房颤消融——肺静脉节段性电隔离
LASSO导管
第26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肺静脉电学隔离的消融终点
消融部位以远所有的肺静脉电位(PVP)均消失
第27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节段性消融的严重并发症
节段性消融的严重并发症
第28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以环PV隔离为核心的消融策略
迄今房颤消融成功率最高的三组报道来自应用这一消融策略的三个中心
Pappone (Milan) CARTO指导下环PV左房线性消融
Natale (Cleveland) ICE+Lasso指导下隔离PV前庭(PV antrum)
Kuck (Hamburg) CARTO+双Lasso指导下环PV左房线性消融
第29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左心房线性消融术
左心房线性消融术由意大利Pappone最提出,主要是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对两侧肺静脉口外的左心房壁进行环状消融,把心房内膜分割为几个独立的线性损伤,使折返无法形成。
第30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CARTO指导下环PV左房线性消融(米兰)
6442例房颤ACC 2005
冷盐水导管消融(45ºC/50W)
消融终点
▪ 电压标测:消融线内电压< mV
▪ 激动标测:局部激动时间(LAT)>30 ms
成功率
▪ 阵发性房颤91%
▪ 慢性房颤88%
第31页,共50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CARTO指导下环
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