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诗词五首 《关雎》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乔甸初级中学 姚发茂
教学目的:
一、知识和才能:
1、理解《诗经》的根本知识;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积累“雎鸠、窈窕、荇莱、寤寐"等词 15、诗词五首 《关雎》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乔甸初级中学 姚发茂
教学目的:
一、知识和才能:
1、理解《诗经》的根本知识;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积累“雎鸠、窈窕、荇莱、寤寐"等词语。
3、明确诗的大意,理解诗的主旨。
4、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构造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
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析读、品读中把握诗歌丰富的内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喜欢传统经典诗文。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
2、理解兴的表现手法。
3、训练快读快背,进步背诵优秀诗作的才能.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妙的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古人用文字记录情感,在这些诗词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可以感受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也可以感受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凄凉。那么,对于爱情,古人又会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让我们通过《关雎》这首诗来理解。 (精品文档请下载)
(板书课题: 15。诗词五首 关雎 《诗经》)
二、理解《诗经》
《诗经》。
。
《诗经》。(1)三大根本内容
“风”:“风土之音”,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朝廷之音”,是朝廷里的乐歌。
“颂”:“宗庙之音”,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
(2)三大表现方法
“赋”:铺陈直叙。
“比”:比喻。
“兴”: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精品文档请下载)
讲解:以上六点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三、初读,读通课文
1、一读,读准字音
(1)多媒体展示生字,抽学生读。
雎鸠 (jū jiū) 窈窕 (yǎo tiǎo) 淑 (shū) 好逑 (hǎo qiú) 参差 (cēn cī) 荇菜 (xìng cài ) 寤寐 (wù mèi) 芼 (mào)(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二读,读准节奏
(1)师讲解: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要把握节奏,划分节奏的一般原那么是:四言诗(二/二拍)、五言诗(二/三拍)七言诗(四/三拍)。《关雎》是四言诗,应该两字一顿,例如:关关/雎鸠,在河//淑女,君子/好逑。(精品文档请下载)
(2)抽学生范读。(老师肯定学生的进步)
3、三读,欣赏体会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多媒体展示诗中重点字词释义。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淑女
15、诗词五首 《关雎》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