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教学循证医学论文(共2451字).doc临床麻醉学教学循证医学论文(共 2451 字) 1 方法与对象 研究对象选取新乡医学院 2009 级临床麻醉 1 班和 2 班的学生各 35 名,其中 1 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2 班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授课内容均按教学大纲要求。所有学生入校后均就读于麻醉专业, 所学课程相同, 并且在入学分数、年龄和性别等方面均无差异。 研究方法 传统教学组( 麻醉 1班)。本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教科书为基础进行板书及多媒体教学, 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由教师安排,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和细致的讲解。 循证实验组(麻醉 2班) 。本组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查寻筛选证据和评价应用证据。首先提出问题。老师给出详细具体的麻醉病例,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术前检查, 询问学生手术患者应该采取何种麻醉方案及选择依据, 最后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问题可以一个或多个, 比如“麻醉前器械准备及安全检查、术前患者合并症处理、麻醉诱导用药种类、麻醉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及处理、具体到低流量机械通气是否可以减轻患者肺水肿”,“全麻后睁眼是拔管的必要指征吗”,等等,问题要具体而明确不能太笼统,针对性要强。然后寻找证据并进行评价。关键问题确定后,布置学生就此问题查询文献, 提出自己的观点及依据。文献主要通过图书馆查阅,或者利用网上各种数据库进行检索,比如联机新乡医学院图书馆医学文献分析与 Cochran e 图书馆、外文 Medline KI 检索等。最后评价和应用证据。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及选择的依据。解答学生存在的疑问,指出学生在文献检索及证据评价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效果评价学期末以笔试和实验操作两种形式对《临床麻醉学》这门课进行测试,其中笔试满分 70 分,实验操作满分 30分。笔试两个班使用同一套试卷, 其中客观题占 50% , 主观题占 50% 。此外还分别对两个班进行对本课程满意度的问卷调查, 人手一份并且回收率 100% 。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3 统计分析软件, 采用 t 检验进行比较,P< 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传统教学方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应用中的不足《临床麻醉学》是临床医学中一个重要的二级学科,其特点是知识量丰富, 技能操作多, 同时又与临床医学各专科紧密联系,所以临床麻醉师被称为“外科中的内科医师”。此外麻醉药物种类多, 麻醉机、呼吸机和监护仪等医疗仪器多, 工作节奏快和技能操作多也都是临床麻醉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上述特点, 比如课堂灌输式的教学使得学忆过程,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求甚解;再如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均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处于附属地位, 容易使学生养成单纯接受现成知识的被动学习的习惯,结果学生缺乏创新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多数学生的独立临床思维还没有形成, 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怎样把学生的知识转化为真正的临床技能, 是临床课教师普遍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必须探索新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 使医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培养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新思维和新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临
临床麻醉学教学循证医学论文(共2451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