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美育思想论文:毛泽东的美育观探究(共2910字).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美育思想论文:毛泽东的美育观探究(共 2910 字) 本文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他具有伟人的情操和凡人的情怀。如《贺新郎》生动地描写了毛泽东与杨开慧平凡而又高尚的爱情,表达了当革命需要时, 他们毅然割断愁丝忍住热泪, 离别亲人, 投入革命的情怀。再比如, 《沁园春?雪》,其境界宏远, 气魄雄伟, 不但写出了北国风光的奇丽, 更写出了革命者博大豪壮的胸怀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毛泽东的诗词洋溢着对自然美、生活美和价值美的追求, 极大地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达到了美育的效果。毛泽东认为: “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 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现象集中起来, 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 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 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 感奋起来, 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1]( P861 ) 。他指出,文艺作品既不是现实生活中自然形态的粗糙的东西, 又不是宣讲哲学的讲义, 而是把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生活的信念寓于形象当中,通过形象来激发受教育者的联想、想象,进入美的境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为促进文艺繁荣和科学发展, 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双百”方针。 1956 年4月 28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明确指出, 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针对国内外、党内外种种疑虑, 1957 年上半年, 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对“双百”方针作了充分的理论阐述,强调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基本方针, 指出真理与谬误、美与丑的对立斗争任何时候都存在, 社会主义社会解决这些矛盾的办法, 就是通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辨别假恶丑、真善美。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人类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观点; 人的认识来源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观点;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以及产生质的飞跃的过程互相联系, 统一于实践以及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观点等,这是对实践概念的丰富和深化,也是对美学的贡献。毛泽东主张美育的实施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革命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毛泽东从不孤立地谈美、谈艺术, 他的美育思想是与其德育、智育、体育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毛泽东关于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认为, 美育与德育是美和善的关系, 美育与智育是美和真的关系, 美育与体育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他认为游戏、手工、图画、音乐这些美感教育是学校不可缺少的。建国后, 经他批准发布的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明确提出了“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要注意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教育, 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能的教育”;“美育方面, 使儿童具有爱美的观念和欣赏艺术的初步能力”。我国自古关于知与行的探讨, 充分强调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毛泽东的教育思想, 重点就在于强调实践教育。一个人审美能力的养成, 是各种审美场所和环境共同作用于审美主体的结果, 这就要求审美教育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施教,参与实践活动是一条重要渠道。毛泽东认为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劳动人民知识化, 知识分子劳动化”, 通过

美育思想论文:毛泽东的美育观探究(共291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17-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