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中高职教育论文(共 1590 字)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分析 1. 中高职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首先,中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比重较大。中职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 知识和能力相比高职学生来说比较薄弱, 而中职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往往是针对岗位的专业技能课程, 这样势必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其职业岗位特点, 不能与学生自身的能力所匹配。同样, 在高职院校中, 多数学校由于从中职和师范学校转型而来, 依旧沿用中专时的课程, 课程的对象变为有一定知识基础和能力的高中毕业生, 显然课程设置也是不合理的。其次, 各个地区和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也不尽相同。目前在职业教育当中只是对课程设置做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但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导致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安排, 由此就出现了中高职课程体系不统一,不能有效地进行衔接。 2. 中职师资没有与高职师资相互脱节首先,中职学校的教师大多只关注中专这一阶段的了解, 只负责教授专业技能, 忽视高职阶段技能要求, 缺乏对专业的深入学习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而高职教师在授课前多数也没有对中职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进行调研, 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中职师资与高职师资各自为政, 导致形成互不相关的两个教学阶段。其次, 中职学校的教师实践能力较强, 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相对较弱, 而目前高职学校的教师尤其招聘的年轻教师多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 理论水平较高, 但实践能力和授课经验相对比较薄弱。二、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 1. 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高级专门人才。而高职的培养目标与中职既有统一性, 又有层次上的区别。高职培养目标层次更高, 是重点培养应用型、管理型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理论性更强, 对专业要求更新,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通过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衔接,不仅增加中职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 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另外, 中高职学校大力开展毕业证和
衔接中高职教育论文(共159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