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共 4394 字)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依据调研结果,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试行)》。即在保证学生可以获得足够理论基础知识( 主要是岗位所需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国家等级 2 级考试的必备知识) 的基础上, 实施自主学习、自我测试、期末考核。主要改革内容如下。改革方案包括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三部分内容。 1 优化教学内容民办院校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要做到既尊重和保留传统的教学内容,又要增加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新内容, 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 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充分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接轨。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理论内容增加了程序设计基础、算法、数据库基础、数据结构基础、软件工程基础等教学内容, 从广度上拓展了计算机的知识面,涵盖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实践内容加强了网络应用和 Office 软件的应用,并且与时俱进,操作系统更新为 Windows7 操作系统, Office 软件更新为 Office2010 ,保证学生学习的内容跟上计算机的主流。 2 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为了鼓励各专业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应用型人才, 帮助学生获得岗位所需的资格证书, 扩充了理论内容, 主要包括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算法等新的教学内容。在增加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又不给学校的教学带来过重的负担,我们创新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增加理论学时,将理论课时由原来的 14 学时增加到 28 学时。这样可以缓解新增理论内容带来的教学负担。根据实际情况, 理论可以合班上也可以单班上。同时在理论课让讲解理论内容时要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 由浅入深。如在讲软件工程基础时, 如果不拿具体的软件来讲, 只讲理论概念, 学生会感觉很乏味, 可以拿学生正在使用的学生管理系统软件为例讲解其开发的整个过程, 进而引出软件工程的一些相关概念。如果条件允许, 理论内容也可以在机房结合具体相关的软件讲解。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将实践教学分为教师指导实践与学生自主实践两部分。教师指导实践 14 学时,学生自主实践 25 学时。这样不仅缓解了实践教学任务,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实践全部以案例为主线, 包括课上教师指导案例、课后自主实践案例、网络学习案例、自主评测案例和综合考试案例。整个实践过程以案例为主线,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为了达到实践教学效果, 考虑部分学生没有电脑的情况下, 学校机房全部开放, 并给第个学生分配免费学习机时 25 小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实践。 3 改革考试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采用传统的笔试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引入百科园“自主学台系统可以实现无纸化, 考试内容全面覆盖理论与实践内容, 而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更能体现其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有效利用百科园“自主学台系统实施二、改革方案百科园“自主学台系统是由北京百科园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自主学习自主测评软件。主要功能模块有用户管理、
课程改革计算机基础论文(共4394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