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概论主要内容
定义
分类
溶血机制
实验室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一页,共六十四页。
1
溶贫定义
红细胞遭破坏,寿命缩短,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引起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HA)
第二页,共六十四页。
2
溶血主要发生场所分类
血管内:异型输血、PNH
血管外:自身免疫性HA,红细胞膜、酶、血红蛋白异常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四页。
25
鉴别诊断
:失血性、缺铁性或巨幼贫恢复期
:骨髓转移瘤
: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四页。
26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四页。
2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而引起的一种HA
温抗体型AIHA和冷抗体型AIHA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四页。
28
溶贫各论
AIHA
PNH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四页。
29
温抗体型AIHA
发病机制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第三十页,共六十四页。
30
发病机制
抗体(主要为IgG)结合于红细胞表面, IgG的Fc段与单核-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引起吞噬,即血管外溶血。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四页。
31
IgG与红细胞结合示意图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四页。
32
巨噬细胞结合致敏红细胞图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四页。
33
红细胞破坏场所
单核-巨噬细胞
脾脏
肝脏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四页。
34
温抗体型AIHA
发病机制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四页。
35
AIHA病因
:特别是病毒
:SLE
:慢淋,淋巴瘤、骨髓瘤
:青霉素、头孢菌素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四页。
36
温抗体型AIHA
发病机制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四页。
37
临床表现
病情可重可轻、可缓可急
急性起病、病情凶猛,危及生命,多见于严重病毒感染之后
慢性隐匿起病、病情逐渐进展,往往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SLE)、淋巴瘤,CLL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四页。
38
临床表现
贫血症状
溶血产物导致机体发生变化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四页。
39
临床表现--贫血
乏力、头晕、活动后气急
心功能不全
第四十页,共六十四页。
40
临床表现--溶血代谢产物
发热、黄疸、尿色深、腹痛及血栓性静脉炎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四页。
41
合并血小板减少
免疫性溶贫
+ Evans综合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ITP)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四页。
42
温抗体型AIHA
发病机制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四页。
43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四页。
44
AIHA分型--根据cooms试验
根据抗体类型分为IgG型
C3型
IgG和C3型
第四十五页,共六十四页。
45
温抗体型AIHA
发病机制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第四十六页,共六十四页。
46
AIHA诊断标准
1、贫血
2、脾脏肿大
3、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再障危象时可明显降低)
4、高胆红素血症(间接胆红素为主)和(或)高血红蛋白症
5、骨髓:多呈增生性贫血(红系以中幼红为主)骨髓象;再障危象时可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改变。
6、尿:高尿胆原或高游离HB或高含铁血黄素
7、 Coombs试验阳性
第四十七页,共六十四页。
47
温抗体型AIHA
发病机制
病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第四十八页,共六十四页。
48
AIHA治疗原则
:强的松
作用机理:1)抑制抗体产生
2) 减低抗体对红细胞亲和力
3)减低巨噬细胞破坏红细胞
第四十九页,共六十四页。
49
AIHA治疗原则
:
1)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不缓解
溶血性贫血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