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简析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摘要:城市园林风格决定植物配置的方法,不同的配置手法,将产生不同的风格,两者相辅相成。我国古典园林“模仿自然,效法自然,崇尚自然,一切莫不自然”的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艺术风格,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园林植物配置既要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有它独特的规律。必须根据自然地形和各个景区的特点,全盘考虑、合理布局,才能避免配置陷于杂乱和生拼硬凑。文章主要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
植物配置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
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样与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如街道绿带中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置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置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一座城市中树种规划时,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基调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形成该城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则种类多,每种量少,五彩缤纷,起到变化的作用。
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置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当植物与建筑物配置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一些小比例的庭园及小空间中的植物配置则要选用矮小植物或低矮的园艺变种。反之,庞大的立交桥附近的植物景观宜采用大片色彩鲜艳的花灌木或花卉组成大色块,方能与之在气魄上相协调。色彩构图中明暗,冷热的对比色,它们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公园的人口及主要景点常采用色彩对比进行强调。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的感染作用,可使景色为之增色不少。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在树丛组合时,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运用水平与垂直对比法、体形大小对比法和色彩与明暗对比法三种方法。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榆树、合欢。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 -简析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