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 张爱辉
◆教材简说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 苏轼简介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 张爱辉
◆教材简说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 苏轼简介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
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嘉祐进士,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 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 “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写作背景说明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公元 1073 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教学设计适应对象: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学生
◆教学目标:
1.会认“亦”“妆” 2 个生字。
2.能背诵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像诗句描写的画面。
4、能初步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1、板书“西湖”,看到这两个词,你马上想起了些什么?
2、播放课件,教师语言描绘: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个个动人故事。不论
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过客,无不为西湖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
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晴日里,湖面水波潋滟,游船点点;雨雾中,山色空蒙,青
黛含翠。这就是著名的杭州西湖。
3、面对此景,你想说什么?
4、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一生两度任职杭州,对杭州的美景,尤其是对西湖情有独钟,写
下了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板书课题 提示注意“饮”“初”的写法。)
二、初读古诗,感受美景。
1、配乐范读
2、老师想听听你们读书,同桌互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自由读—个别读 ----- 评价读 —齐读(检查初读, 重点指导读准字音: 妆 抹 潋滟 空
蒙)
3、能谈谈对《饮湖上初晴后雨》这个诗题的理解吗?
5、出示学习提示:借助注释、查阅的资料理解诗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小
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哪些地方写得好?应该怎样来读?
6、学生自读自学(配上优美的古筝乐)
7、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读出了什么样的画面?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
三、精读细品,感悟诗情
(一)品析“晴天好景”
1、诗人苏轼对丽日高照下的西湖是怎样赞颂的?圈出一个字来。这个“好”字让你体
会到什么?
2、指导朗读第一句。(赞美之意、愉悦之情)
3、丽日高照、波光粼粼,犹如闪着金光;微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三五知己,把酒
言欢,岂不乐哉?难怪诗人诗情涌动,再读第一句。
(二)体味“雨中奇景”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