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刍议
朱宇丹 [摘要]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笔者阐述了英语委婉语主要的使用原则,并分析了英语委婉语的四大语用功能:避讳、礼貌、掩饰与美化。
[关键词] 委婉语 语用原则 语用功能,其作用是在交际中避免使用冒昧或不礼貌的言辞,人们讲话时应尽量与人方便,使对方的情面得到照顾或使对方感到受尊重,从而使交际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首先,英美人怕老,因为在西方人看来“年老”意味着没有活力,没有用处,需要他人的照顾,所以old这个单词都应该尽量不要使用。于是出现了许多词汇来委婉地表示“老年”这一概念,如ageful(上了岁数),elderly(上了年纪),senior citizens(资深公民),home for adults(养老院)。
其次,在英语里,有许多委婉语用来表示生理缺陷。如用“plain,homely”代替“ugly”,用“physically challenged”来代替“crippled”;用“mentally challenged”代替“mad”;用“the hearing-impaired”来代替“the deaf”;用“visually impaired”来代替“the blind”。这样就能避免伤害他人的心理感受。
委婉语具有模糊意义,有相当大的欺骗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掩盖事实真相。在涉及到婚姻、犯罪与惩罚、政治、经济、军事及外交等方面的问题时, 常常使用委婉语。例如,英美人士在交际中不愿暴露自己的缺点,也不愿当面揭露别人的短处。当说到自己的儿子“He lives at the government’s expenses” (他生活依靠政府的资助),其实是儿子在坐牢。委婉语不仅能掩饰说话人不愿意直说的事,消除直接的等同联想,而且能够文过饰非,起到很好的掩饰效果。
西方政客与媒体大量地利用委婉语的模糊性来掩盖事实真相,以达到他们维持政治、经济、军事稳定的目的。20世纪70年代,在越南战争中,用“冲突”(conflict)指“战争”(war) 。在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新闻报导把“平民伤亡”(civilian casualties) 说成“附带伤亡”(collateral damage) ;把“目标明确的进攻”(aimed offensive) 说成“外科手术式的打击”( surgical strike),而把战争中成千上万人的流离失所称为人口转移(transfer of population) 等,这些都是政府利用委婉语的掩饰功能的明证。
尽管委婉语的使用有掩盖事物真实性的一面,然而,它的积极作用是绝不可忽视的。委婉语可用温和的、含蓄的词语来代替听起来刺耳的词语,或使用十分得体的词语来进一步修饰、润色,加以渲染――美化功能。比如,英美国家的第三产业工作者对自己社会地位低下、不体面的职业十分敏感,常借助委婉语美化其职业,取得心理平衡,人们也乐于用美化的词语来称呼他们,以达到礼貌交际。例如,“hair dresser”(理发师)成了“beautician”(美容师),“farmer”(农民)成了“agriculture science specialist”(农业科学家)。
再者,当老师对学生做出评
英语委婉语语用功能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