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学目标: 1. 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 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 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 填空。(1 )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 1021 人,约是( )人。(2 )小明家到学生有 492 米,约是( )米。(3 )一台电视机售价是 1095 元,约是( )元。(4 )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 702 本,约是( )本。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1 )小红想买一支 5 元的钢笔,一个 4 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 )一盆花 25 朵,一盆花 33 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 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 就是一种估算。( 板书: 估算) 二、探究新知 1. 阅读与理解。提问:观察教材第 15 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1 )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 )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 分析与解答。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 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 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 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 221+239 ,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 除了计算出 221+239 的准确值外, 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生1: 221 大于 200,239 也大于 200,221+239 一定大于 400 , 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 441 。生2: 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 可以把 221 看成 220,239 看成 230,221 大于 220,239 大于 230,220+230=450,221+239 一定大于 450,450 比 441 ,坐不下。师: 同学们
估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