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与《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 问世 200 多年来, 其影响之深远无法估量。《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价值, 不仅是中国的, 而且是世界的。毛泽东同志说, 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有三:一是鲁迅,二是《红楼梦》,三是中医中药。他把《红楼梦》看成是对世界文化三大贡献之一。曹雪芹的名字, 可以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司、托尔斯泰并列在一起。曹雪芹为什么能写出《红楼梦》这一伟大著作?这是“红学”研究中极受大家关注的问题, 这一课仅从曹雪芹“特殊的人生遭际”、“狂傲的气质性格”、“非凡的文学才能”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与同学们作一探讨。一、特殊的遭际熔炼出特殊的思想特殊的家庭和人生遭际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必不可少的生活前提, 同时也为他准备下了思想前提。大凡一个伟大的作家, 都有一番不同寻常的经历, 而这一经历往往是伟大人物所以成其为伟大的生活基础和动力之源。特别是不幸的遭遇, 对于伟大的作家来说, 还会使他们的思想得以升华, 因而成就经天纬地的著述。屈原是这样, 司马迁是这样, 孙膑是这样, 曹雪芹也是这样。 1. 家世的变迁与生平的厄运曹雪芹名霑, 字梦阮, 号芹圃、芹溪、雪芹。他的祖上是汉人,他原籍是河北丰润县,大约在明朝末年, 他的先祖曹锡远迁居东北, 入了满州籍, 汉军正白旗,大概在辽宁铁岭附近。后来他的高祖曹振彦,随着清兵入关, 曾任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阳和府知府两地地方官。从曾祖曹玺开始得到宫廷的亲幸, 成为显赫一时的世家。《红楼梦》第五回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 功名奕世, 富贵流传, 已历百年”。第十三回也说:“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 已将百载”, 这里说的是贾家, 实际上是以曹家为生活原形的。由康熙二年到雍正六年, 从曹雪芹的曾祖曹玺到他的父亲曹頫三代四人近 60 年世袭江宁织造。他的祖父曹寅更是多任了苏州织造和两淮盐政监察御使。李发元《两淮巡盐御使题名碑记》说:“两淮税课,当天下租庸之半, 损益盈虚,动关国计。”官无常品,“织造”这个官职虽无品级,却是内务府的肥缺, 也是皇帝的近幸,是当时一个有钱、有势的要职。他们替皇帝置办宫廷的衣服装饰及日常用品,实际是皇商。同时, 曹玺曹寅任内, 康熙还给他们特殊的任务, 即访查江南的吏治民情, 负责了解江南一带地方官吏的政绩和人民对朝廷的情绪和流动情况, 向康熙作专折奏报, 官虽不大, 却可以直达圣听, 曹家有权向皇帝密奏, 所以又是皇帝的耳目。另一方面曹家还负责团结江南文士。曹玺曹寅都多才艺, 广交游, 特别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能做诗词戏曲, 喜欢藏书和刻书,爱小说。著有《栈亭诗杪》。有名的《全唐诗》就是他在杨州负责刊刻而成的。曹寅还编撰过一本《居常饮馔录》, 是一部饮食艺术全书。《红楼梦》中的茶酒点心和菜肴那样讲究精致, 不是没有来由的。由于曹寅的人品、才华和爱好,他与江南许多名士有交往, 成为他的好友和座上客。当然, 曹家也有许多自己的幕僚。可以想象, 他们时相唱和, 以至聚会观赏,在当时的江南名士群,也曾是一番盛事。曹家为什么会得到康熙的亲幸?首先, 曹家不是一般的内务府成员, 而是一个当时有名的诗书世家, 曹家世代书香, 多才多艺, 才华横溢, 受到皇帝的重视。同时, 曹雪芹的曾祖母曹玺的夫人是康熙皇帝的奶娘, 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侍读, 这大概也是皇帝亲幸曹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四次以曹家为行宫。古语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曹氏家族从始祖曹锡远“从龙入关”,到曹雪芹的父亲曹頫, 恰好五世, 称之为“赫赫百年”, 并非虚语。康熙死后, 继位的是雍正。雍正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权, 巩固统治地位, 一面培植私党, 一面打击他父亲的亲信和其他兄弟的势力。曹家在这场皇亲间的斗争中受到牵连, 成了被打击的对象。雍正六年, 曹家被抄, 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也被革职, 于是这“富贵流传已将百年”,烜赫一时的大家族, 一落千丈,衰败下来了。曹頫带着全家老小, 离开金陵的旧居, 迁到北京。但是, 这次抄家后, 曹家似乎又有所恢复,虽不可能如先前兴隆, 倒也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味道。尽管如此, 毕竟好景不长, 到了乾隆年间, 曹家又因政事横遭突变, 第二次抄家就使曹家彻底破落, 一贫如洗, 导致了最后的“树倒猢狲散”,“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后来他住在北京西郊,直到离开人世。第一次抄家时,曹雪芹 13岁, 第二次抄家时,曹雪芹 20 岁左右。上面是曹家的大致情况, 由于史料太少, 不能知道更多。至于有关作家曹雪芹个人的资料就更少,到现在为止, 我们还没有发现关于曹雪芹的传记材料和他的诗文集。这使所有研究曹雪芹的人都感到困难。幸而在他的朋友敦诚、敦敏和张宜泉诸人的诗篇里还保存着一些关于曹雪芹的零星史料,诗的数量虽不多,但有很重要的价值。通过那些诗篇
曹雪芹与《红楼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