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养生
下面讲讲节气养生
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请问刚刚过去的是什么节气呢??
6月21日 夏至,
6月21日,夏至,酷暑来了。
到了夏至,才真正进入炎热的季节,正如人们常说的“不过夏至,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温故了夏至养生,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7月7日阴历五月十九日即将到来小暑 大家该如何去养生。。。
健康生活之小暑节气养生
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从7月7日或8日开始,到7月22日或23日结束。
此时对应的是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经当令(值)的时间是下午的13点-15点未时。
此时按摩小肠经疗效加倍哦!!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
本经起于手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左右交会并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其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内眦,经气于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灵枢?经脉篇》说,小肠经是“主液 所生病者”。
乳汁、白带、精液以及现代医学所称的腺液,如胃液、胰腺、前列腺和滑膜分泌的滑液等,所以凡与“液”有关的疾病,都可以先从小肠经来寻找解决办法。
心与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自然也有问题;而阴要出了问题,阳也会有问题,反之同样。
所以此时也是疗心的最佳时间,多种关于心脏方面的疾病在此时得到好的养护病愈程度将事半功倍。
本经腧穴有:
左右各19穴: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养老、 支正、小海、 肩贞、 臑俞、 天宗、 秉风、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天窗、 天容、 颧髎(quanliao)、 听宫。
主治疾病:
本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怎样按摩小肠经及小肠经上的穴位
1、敲打整条经络,顺序为从胸至上手,力度适中;
2、寻找穴位,用力按的时候,有胀痛或疼痛感的,即是找对穴了;
3、最方便、最省力、最准确的穴位按摩方法是正确使用经络笔。有些会员反映按摩时手很费劲,方法不到位,很多会员记不住穴位,找不准穴位,长期以往,学习经络没有起到作用。为此,工作部要求会员学习使用经络理疗笔,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这里的“卫”是卫兵、保卫的意思,也就是说,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一样,负责抵御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一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
炎炎夏季,骄阳普照,地热蒸腾,正是人体阳气活动旺盛之时,养生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人们在工作生活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这个时候,最好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最好到大自然中去,步山径、抚松竹,还可以在环境清幽的室内,读书习字、品茶吟诗、观景纳凉。运动最好选在早上和晚上,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高温天气,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各个脏腑器官的供氧能力明显减弱。心脏有问题的人活动后容易出现气短、心慌等现象,因此,家人要对患者的行动和生活方式给予足够的重视。
小暑养生保健必过“5道关”
第一关:养阳关
首先是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例如,出汗过多、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人就容易伤津脱液;免疫机能一旦下降,感冒、肠胃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脏功能容易混乱。简而言之,夏天人的阳气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 对策: 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且房间内外温差不能太大。室温保持在27度℃,不宜太低。总之,夏季要在一个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
第二关:情绪关
夏日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激动,导致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发作。此外,中风在夏天的发病率也相当高,需引起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情绪波动过大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也与情绪有很大的关联。 对策: 有意识地调节情绪。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第三关:湿热关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养,以防咳嗽、气管疾病的反复发作。而对于体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养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