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刚规范与规程的区别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CECS102:2002
GB51022-2015
说明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1
目录
防火防腐及
安装
⑸未见女儿墙风荷载系数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6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7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雪荷载
⑴高低跨屋面考虑雪漂移和雪堆积
⑵积雪平均密度比荷载规范大30Kg/m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柱
71E
O+7S
IX8S
|
地震作用效应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分析确定
地震作用
构件或连接
受力状态
r
RE
梁、柱、支撑、螺栓、节点、焊缝
强度
柱、支撑
稳定
(2)表3,1,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对强度破坏取0・85,稳定破坏取0・9
⑴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2)表3・1・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区分构件与连接形式,不区分强度破坏和稳定破坏。
(4)3・1・
©
(1)3・1・4当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及以上时,应进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验算。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⑶增加抗震构造措施3・4・3
⑷・035;其余房屋按外墙面积开孔率插值计算。
⑸,不等高房屋可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6・2・5纵向柱列的地震作用采用基底剪力法。
⑹门式刚架可不进行强柱弱梁的验算。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9
⑴~36m
⑵~9m;当有桥式吊车时不宜大于12m.
⑶:
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6度时,可采用轻型钢墙板或砌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8度时,可采用轻型钢墙板或非嵌砌砌体;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宜采用轻型钢墙板与柱柔性连接的轻型墙板。
(~48m
⑵新规范无此项内容
⑶:
当抗震设防烈度在8度及以下时,宜采用轻型金属墙板或非嵌砌砌体;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采用轻型金属墙板与柱柔性连接的轻型墙板。
结构形式
10
(1)6・1・1
3有效宽度系数P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土
当8WP二1
当(UV如Wl・2时P=1-(Af-)
当2?>=-(2p-)
(1)7・1・1
2有效宽度系数卩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卩―(+斗巧^
构件设计⑴有效宽度系数公式改变(连续化处理),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与规范的区别
10
⑶,横向加劲肋间距a宜取hw~2hw
⑹,轴力项以小头为准,弯矩项以大头为准(这种计算方法偏保守)
Q0)(隅撑间距)
⑵:2002规程中要求腹板变化不超过每米60mm的限制。
⑶,考虑屈曲后强度时,应设置横向加劲肋,板幅的长度与板幅范围内的大端截面高度相比不应大于3.
⑷剪切屈曲系数和屈曲后强度计算方法:在等截面区格的公式上乘以楔率折减系数(其实还有一个未命名的系数dps,对fv修正,将原来的f"v做连续化处理)。
⑸,中间加劲肋压力计算公式引入腹板剪切屈曲稳定系数做连续化处理。
⑹:修改为轴力和弯矩采用大端截面,以便能够退化成等截面构件(问题是当柱的最大弯矩不出现在大端时,轴力用大端截面,弯矩用最大弯矩所在截面,就无法退化成等截面构件了)。弯矩放大系数放大。考虑截面塑性发展。
(7)7・1・4增加托梁稳定性计算,也可用于屋面梁不设隅撑的情况。考虑截面塑性发展。
⑻:修改为轴力和弯矩采用大端截面,以便能够退化成等截面构件;截面等效弯矩系数变化较大;考虑截面塑性发展。
(9)
门刚规范与规程的区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