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启蒙运动》教学设计示例
欧洲的启蒙运动
教学目标
1.学问要求:了解或驾驭启蒙运动的兴起;霍布斯和洛克的重要主见;启蒙运动的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 共 80 页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先排列两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再比较霍布斯和洛克思想的异同点。
生:(阅读、思索、回答)霍布斯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不反对君主专制;(3)无神论但又主见借助宗教维持社会秩序。代表作:《利维坦》。洛克的观点是:(1)社会契约;(2)主权分立。两位思想家思想的相同点,都主见社会契约。不同点:霍布斯不反对君主专制;洛克提倡君主立宪制。
师:什么是社会契约?启蒙思想家们普遍追求人的自由权利。但这种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的,无限制的,它必需受人民共同意志的制约。人民的共同意志即社会契约。在听从共同意志的条件下,人人都是同等的,从而也都是自由的。否则,个人自由根本无从谈起。假如说霍布斯以社会契约论对抗神权,反对教权主义的话,洛克则是用社会契约论和分权学说对抗专制王权,反对专制主义。
到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些启蒙思想,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
师:法国启蒙思想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高潮的?
生:(结合课本介绍回答)
师:在众多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最闻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以及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
1.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
师:作为法国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伏尔泰从各方面对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投影:
材料一
教会制定的法律,非经政府明白批准,不应有丝毫效力。……教士不能以违反神律的罪名剥夺一个公民的权利……
教士和官吏、劳动者既然都同样隶属于国家,便应同样地交纳租税。
——伏尔泰《简明哲学辞典》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思索伏尔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什么?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有何进步?
生:(思索、争论)
师:伏尔泰不仅对教会进行辛辣的讥讽,更为重要的是,他主见剥夺教会在法律和经济等方面超国家的特权,从而否定了教权主义,把文艺复兴时期对教会的批判从现象引向了实质。投影:
材料二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
——伏尔泰(转引自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同学们阅读补充材料二和课本,列举伏尔泰还提出了哪些主见。
生:(分析、概括)
师:伏尔泰反对教权、专制,提倡人权、法制,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他在启蒙运动中活动了60多年,采纳戏剧、史诗、小说、哲学、历史著作等多种形式宣扬自己的主见,无情地揭露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反动统治,唤起了越来越多的法国民众,培育了不少启蒙运动的成员。1791年大革命期间,人民把伏尔泰的遗骸运到巴黎的先贤祠重新安葬,在灵车上写着“他教育我们走向自由”。伏尔泰奋斗时间之长,著作数量之多,思想影响之大,使他成为法国启蒙运动中无可争论的领袖。
2.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
师:孟德斯鸠出身于贵族世家,曾做过律师,担当过波尔多法院院长的职务。他著书立说,对封建专政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1748年他最重要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出版,两年中就发行了22版。请同学们阅读摘自这篇名著中的补充资料。投影: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胆怯 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
《欧洲的启蒙运动》教学设计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