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饮食文化
片马镇景颇族饮食文化
片马镇位于泸水县西部,处在国家级自然爱护区——高黎贡山自然爱护区西坡腹地,东与鲁掌镇相连,南北长24公里,南、西、北三面与缅甸接壤,,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海拔1897
每年谷子成熟的时候,景颇族家家户户都要过“新米节”。“新米节”是景颇族特有的节日,在节日那天,山寨里的人都要尝尝今年新收的新米,甜甜的新米代表着景颇族人民辛苦劳作的成果,每个人都有着丰收的喜悦。在“新米节”的前一天,主子就要背着插满鲜花的篮子到田里收一捆成熟的糯谷回来,然后通知各家各户其次天来做客。次日早饭后,全寨的男女老少来到主子家,客人要帮主子打算“新米节”的饭食,妇女们炒谷子,舂米,做粑粑,上山找野菜,小伙子们下河抓鱼。这天是不能宰猪杀鸡的。饭食打算好后,主子先祭谷子,祈祷来年丰收;然后要喂狗和牛,表彰它们的功绩;最终才请客人吃。
〔二〕婚恋食俗
以食传言是景颇族青年表达情爱的一种方式,小伙爱上姑娘,就在芭蕉叶包袱的食品中放入树叶〔表示话许多〕、树根〔表示思念〕、大蒜〔表示求婚〕、火柴〔表示坚决〕、辣椒〔表示炽热〕等物送去。姑娘如有意,退回原物;如需考虑,便加放几根奶浆菜;如拒绝,那么添进火炭。小伙接着又在食物中放上合拢的嫩树叶〔表示盼望共同生活〕、粮豆〔表示早日结婚〕再送去,姑娘同意,就回赠烟草;坚决拒绝,那么将合拢的树叶扭成背靠背退回去,这样几来几往,不久有情人便成眷属。
〔三〕待客饮食
景颇人在家中吃饭,饭食由家长按人均分,中间放一碗汤,全家围坐聚食;邻里走动,到了吃饭时间,可以随意坐下用餐,不须任何回报。一家盖房,全村无偿帮工,并送米送菜;来了客人,不管识否,均殷勤款待;打到猎物,见者有份;赶街相遇,马上递过烟筒和烟袋。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吃独食”可耻,让客人饿着肚子走,是最不风光的事。
景颇族宴客有一种食俗,客人到后稍事休息,便有身着盛装的中年妇女出来敬送“礼篮”。篮子用藤篾细心编织,内装一竹筒白酒、一竹筒米酒、两包熟鸡蛋、两包糯米饭团。首客受礼后致谢,先饮一口酒,再转给众人轮饮,然后将鸡蛋切片,放在饭团上,每人一份,边吃边赞美,吃毕奉还礼篮,表示回敬。
二、主要食材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景颇族也不例外。
景颇族聚居地系山地立体气候,生态环境困难多样,雨量充足,土壤肥沃,各种野生动植物特别丰富。景颇族不仅食陆畜,也食水产,举凡鸟兽鱼虫,花果草木,无不在觅食之列。正如他们所说的:“山里的东西,绿的是菜,动的是肉。”
景颇人的饮食,按习惯可分食和饮两大部类。
〔一〕食
以主食而言,主要有大米、包谷、大麦、小米、高梁、芋头和薯类。芋头是景颇先民在步入农耕经济之初,领先种植的粮食作物。
肉类,以牛、猪、鸡为主,同时辅以猎获的野生动物作补充。景颇族是不吃狗肉的。相传很久以前景颇族生活的地方是没有粮食的,人们只能靠打猎和野果维持生活,天神看到后将谷种通过他忠实的神狗带给了景颇族人民,人们这才在神狗的协助下种出了粮食,所以景颇族人民是不吃狗肉了,狗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粮食之源的象征。
蔬菜,通常仅在园地种植少量季节性蔬菜。其品种主要有青菜、黄瓜、南瓜、洋丝瓜、蚕豆、豌豆、姜、辣椒、土豆等。此外,景颇人主要靠采集野菜充为日常蔬菜,草类有水芹菜、马蹄菜、鱼腥菜、蕨菜等,另外还有很多竹类、菌〔鸡枞、松毛菌、奶浆菌、青头菌、马皮泡等〕、藤本植物和水生植物野菜。
〔二〕饮
景颇族的饮料主要有山泉水、烧酒、水酒、茶叶四种。景颇人都喜爱饮烧酒和水酒,男女老少皆可举杯痛饮。每逢节庆婚丧,酒更是必不行少的饮料。
景颇山有丰富的山泉水供人们享用。山泉水以干脆从石缝中和沙子里淌出的为最正确。这种水的特点是清、凉、甜、无污染。过去,景颇族家里或田边的窝铺里用大小竹筒装山泉食用,喝这种用竹筒装的山泉水,会伴有水流出的"咚、咚"响声,有一种特别的享受。
烧酒和水酒是景颇族的常用饮料。家里一般不断烧酒,款待客人亲戚更是少不了烧酒和水酒。烧酒和水酒以用景颇族酒药酿制的为最好,烧酒在35度左右,水酒在8度以下。
第四种饮料就是
景颇族饮食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