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联合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联合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摘要】目的: 综合评价联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 AFP )、癌胚抗原( CEA )、血清铁蛋白( SF )及β2- 微球蛋白(β2 -MG ) 对原发性肝癌( PHC )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20 例肝外恶性肿瘤患者, 30 例良性肝癌患者, 40 例正常对照者,联合检测 AFP 、 CEA 、 SF 及β2 -MG 。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 4 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 % )与 AFP 检测阳性率( % )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应用 AFP 、 CEA 、 SF 及β2 -MG 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诊断;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血清铁蛋白;β2- 微球蛋白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种,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指标中, 主要依赖甲胚蛋白含量的测定。但由于 10% 的肝癌不产生 AFP , 30% 的肝癌产生的 AF P 2 量很少,致 AFP 呈阴性或低浓度[1], 因而临床上易致漏诊、误诊。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可提高肝癌诊断的阳性率。我们通过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 AFP 、 CEA 、 SF 及β2 -MG , 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检测对象共检测 130 例, 男性 102 例, 女性 28例, 平均年龄 岁。其中,原发性肝癌组 40 例,肝外恶性肿瘤组 20 例,良性肝病组 30 例,正常对照组 40 例。所有病例均经实验室检查、 B 超、 CT 、 MRI 、血管造影,肝穿刺活检及手术等确诊,标本均取自治疗前,空腹静脉采血。 检测项目及方法 AFP 、 CEA 、 SF 、β2 -MG 均采用放免法测定,药盒购自北京福瑞生物有限公司。 2 结果 各组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比较从表 1 可看出, 原发性肝癌 AFP 、 SF 与肝外恶性肿瘤组、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P )。 CEA 、β2 -MG 与肝外 3 恶性肿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 ,但高于良性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表14 项肿瘤标志物测定结果(略) 4 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比较我院4 项指标的阳性界值分别为 AFP20 μ g/L , CEA15 μ g/L , μ g/L (男)、 μ g/L ,β2 - 。表2 显示, 原发性肝癌患者 AFP 、 SF 与其它 3 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 CEA 、β2 -M G 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 )。 CEA 低于肝外恶性肿瘤组, 差异有显著性(P )。β2 -M G 与肝外恶性肿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表24 项肿瘤标志物阳性例数和阳性率比较(略) 项指标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 PHC )的结果表 3 显示, 联合检测 4 项指标阳性率达 % , 单项检测 AFP 阳性率为 60% ,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 AFP (-

联合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ihuai46
  • 文件大小75 KB
  • 时间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