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诗词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诗词赏析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清代:纳兰性德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诗词赏析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清代:纳兰性德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梦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译文
枯槁凋落的树叶积累在溪上,水已结冰。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旧照着长亭短亭。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
闲游的过客驻马临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拨弄佛前灯芯。尘世辛苦,凡人几时醒悟。
解释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败叶:枯槁凋落的树叶。
题名:寺名。
斗鸡人:斗鸡本为一种嬉戏,战国时即已存在。此处“斗鸡人”与前“倚马客”对举,谓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来闲游的过客,或是贵族豪门的公子哥们。


金经:佛经,即《金刚经》,为《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简称。自东晋以后有多种译本。
赏析
上阙写废寺之外景,荒芜冷寂,繁华消歇。“败叶填溪水已冰”,秋天的树叶凋零了,遂成“败叶”,而萧瑟的秋风又将这些枯叶吹到溪水里。“填”字说明败叶之多,给人一种沉重压抑之感。“水已冰”说明时令已值深秋冬。“夕阳犹照短长亭”说的是荒秋暮景。黄昏时分,夕阳斜照长亭短亭,而行人已经杳无踪迹。此句外表上说的是亭,实际上是人,由于长亭也好,短亭也罢,在古代皆含送别之意。此句勾画的残阳落照、野亭萧然的暮景与前句“败叶填溪水已冰”的意境非常相合,遂为全词定下凄凉的基调。有了背景的铺垫后,开头切入“废寺”主题。“何年废寺失题名”,古人巡游庙宇时常题名以资纪念,这些题名经年患病风吹雨打,最终模糊难辨,以至想要追问这毕竟是哪一年的寺庙。这一句是正面渲染废庙的冷落苍凉。
下片写废寺内景,残缺不堪,香火断绝。“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此二句谓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来闲游的过客,或是贵族豪门的公子哥们。其中“斗鸡人拨佛前灯”一句用了唐朝

纳兰性德《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诗词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IKAQIU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