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核病高发人群疫情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目的了解当前结核病疫情、结核病高发年龄及原因, 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 有效地控制传染源,降低结核病疫情,降低结核病死亡率。方法对我县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五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结核病高发年龄为 15~ 54 岁的青壮年人群。【关键词】结核病;高发人群;疫情;防治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人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其中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结核病在全球广泛流行,大约已有 20 亿人感染结核菌,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国是世界上 22 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其中 80% 在农村。据 2000 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现有结核菌感染者 4 亿人, 结核病患者 450 万人, 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 200 万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达 13 万人。我省目前有近 10 万人患肺结核病,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约5 万人, 75% 的肺结核病人年龄在 15~ 54 岁之间。我市人 2 口数量为 万,是一个农业县城,从 2003 年起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从 2003 年5 月~ 2008 年5 月共收治肺结核患者 2084 例,现将疫情分析如下。 1 结核病高发人群疫情分析五年期间共收治病人 208 4例, 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为 116 2 例,涂阴病人为 827 例。结核性胸膜炎 80 例,其他 15例。 高发年龄菌阳患者主要集中于 15~ 54 岁人群,占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总数的 % ,并以 35~ 44 年龄组为最多,占涂阳病人总数 % ;性别特点男性远多于女性;职业特点显著: % 为农民; 经济收入低( 人均年收入低于 2000 元) 的占 % 。其中 % 的病人存在延误诊治 16天以上, 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结果表明, 肺结核病高发年龄为中青年。 发病经过及特点结核病以中青年发病为主, 这个年龄段的身体抵抗力强,若感染结核菌后机体可以产生免疫力, 初期自觉症状轻, 大多因工作忙碌而忽视, 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就较严重,多有咯血或肺部空洞,痰图片阳性率较高,排菌量大的特点。 3 结核病的诊断大部分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认识存在差距, 造成误诊, 影响早期诊断, 延误诊断和治疗时间, 特别是排菌病人, 致使大量结核菌排出体外, 使健康人群受到感染, 造成局部结核病疫情上升。学生结核病疫情的发生就符合这个特点。 化学药物治疗目前结核病控制项目使用的是6 个月的短程化疗方案, 但因为相对的长疗程, 坚持服药确实有些难度, 加之很多药物不良反应, 部分病人自觉症状好转或消失后,误认为治愈而中断治疗,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2 结核病的防治对象我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 5 年来, 发现菌阳病人是以中青年为主, 对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 是整个人群的主要传染源, 对劳动力和家庭经济收入也都有极大的影响。病人的早期发现很重要, 应对 X 线检查发现的肺部异常患者, 特别是有咳嗽、咳痰、咯血和胸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疑似病人, 应着重进行痰菌检查。治疗和管理应以菌阳患者为重点管理对象。要加大宣传结核病归口治疗的力度, 严格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病人转诊
结核病高发人群疫情分析及防治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