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京杭大运河简介.pdf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里,运河
承载了太多的历史,留下了无数令后人感慨不已的文化遗
迹。

古运河研究学者夏刚草这样形容道:“运河沿岸的古
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
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

高旻寺的天中塔,高 86 米,登临其上可眺望江南镇江的金
山、焦山、北固山

浙江籍教授、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则
指出,运河是南北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与众多具有重大
意义的历史事件、信仰、思潮、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民俗传
统有着直接而具体的联系。

明朝时,朝鲜人崔溥被风浪打到浙江台州府洋面,登陆
后沿大运河北上回录了南北妇女
服饰文化在河北沧州交流的现象。崔溥所著的《漂海录》说:
江南“妇女所服皆左衽”,“自沧州以北,女服之衽或左或
右,至通州以后皆右衽”。如果没有崔溥的记录,今天我们
可能已难以获悉这段南北妇女服饰的交流历史。

但是,在运河区域考察,学者们还是能发现许多思想、文化交融的痕迹。语言学家早就指出:镇江方言中就夹杂了
一些京腔京韵,天津话中又带有安徽方言的成分……
洛阳河段

天津杨柳青镇运河
来自北京的考察队员还特别提到了颐和园,因为这座皇
家园林明显地告诉了人们,她的主人——清朝皇帝是“偷
了”江南山水文化的精华。

北京的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而昆明湖拷
贝的就是杭州的西湖文化。特别是西堤,完全是模仿西湖的
苏堤而建造的。所以在颐和园,我们既能领略北方山川雄浑
宏阔的气势,又能看到江南水乡婉约清丽的风韵。这座皇家
园林中的假山也都是依托大运河运来的太湖石。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流淌了 2000 余年的运河使
运河两岸滋养起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流淌了
3000 多里的运河,串起了中国的大江,沟通了长江文明与黄
河文明,造就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长廊。三、大运河促进经济繁荣

大运河本是封建王朝为了军事需要或京城粮食等物资
需要而开挖的,但是,一旦挖成通行就成了推动经济文化发
展的强劲动力,使运河地区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带。

“船舶往来,商旅辐辏”。运河畅通后,沿岸孕育出杭
州、苏州、扬州等许多经济文化繁荣的城市。而随着商业的
繁荣、手工业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沿着这条贯穿
南北的大动脉,开始会聚在运河沿岸。他们不仅前来开设商
号,创办手工作坊,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习俗,促进了
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交融、渗透、碰撞。

由人员流动带来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滋养,在运河沿
岸众多的会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山东聊城就是一个例子。清代的聊城已是运河旁的重要
商埠。南来北往的商舶络绎不绝,外地生意人接踵而来,长
期的背井离乡,思乡恋亲之情使他们萌生出一个迫切的愿
望,要有一处“悦亲戚之情话,慰良朋之契阔”的场所,于
是,在这里,先后出现了武林会馆、江西会馆、苏州会馆、山陕会馆等。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某种意义上,隋大
动干戈疏通华夏五洲经络,为唐的鼎盛及后世繁华,奠定了
地理上的硬件基础。唐宋时期经济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商品
流通的迅速发展,而水运,在这一时期,历史性地承担着主
要物流功能。作为内陆唯一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运河自
然功不可没。当时,漕河之上,商船密集,南方出产的丝绸、
茶叶、竹、木、漆、陶瓷等物资源源流入北方,北方的松木、
皮货、煤炭等亦纷纷运往南方,南北贸易盛极一时。
无锡段运河
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在华夏一统的前提下,离开黄河流域
选都大都,成为中国定都史上一大创举,其功劳亦主要归于

京杭大运河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s
  • 文件大小1.32 MB
  • 时间202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