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莲灯:杀生者的救赎
陈水章 四川简阳石桥镇曾经有一种挂九莲灯的习俗,形式很奇特,远近闻名。每年清明节,镇上都要举行城隍出驾的游街活动――从大码头附近的城隍庙出发,上新街往南走,经福建街、陕西街转至大街,再折东转到河边的江西街、中户最惧杀到“跑猪”和“五爪猪”。尖刀捅进猪喉,看到流了血,可一松手,那猪猛地一挣,翻身逃走,谓之“跑猪”。在杀房里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应富户之请,到乡下杀猪,由于使用高板凳,进刀部位不容易控制,常常会出现刀尖没有捅到底刺破心脏,或捅偏了没有让猪立即断气,从而出现跑猪。另一大忌是杀到“五爪猪”。所谓五爪猪,就是猪的四蹄中有一根暗趾,俗称“子爪”。子爪不易暴露,只有在刮毛或砍蹄子时才被发现。遇到这种情况,主家会主动道歉,并用四根猪蹄相赠。凡杀到跑猪或五爪猪,操刀者往往吓得脸青面黑,丢下家什,急急地朝那充满不祥的家伙跪下,求其宽恕,还要祈求主家供奉的坛神保佑。之后将手伸进烫猪的滚水中,洗掉沾在手上的不祥。此外,杀生者不能将衣物带回住处,必须留在杀房;万一要穿回家,也只能挂在屋外的墙上。
常年杀生,让操刀者惶恐。据说每年石桥镇都有屠户因不堪压力而生大病,甚至一病不起。个别严重的,还会精神错乱。一方面为了生计要杀生,另一方面因杀生而自感罪孽深重。于是石桥镇开始出现一种别开生面的习俗,即九莲灯表演。这种奇特的民俗起源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从民间流传的一些传说中,其大意如下:
很久以前,石桥一家饭馆的大厨受老板委托,上金堂赵镇买猪。大厨生性暴戾,杀生无数,尤其擅长一手绝活――活剥猪皮。他可以不靠别人帮助,用尖刀在猪前胛轻轻一旋,借着猪冲跑的惯性,眨眼间从猪背上拉下一大块毛皮。猪疼痛难忍,狂奔乱跳。大厨瞅准机会,手起刀落,“哧”的一声――又从猪背上撕下一块重约一斤的上等猪肉。传说抛入锅中的鲜肉,仿佛活的一般,还会扭动挣扎,久久不死。由于大厨的手段过于残忍,猪们见了他都会噤声发抖,有的甚至吓得当场暴毙。
这天,大厨买好猪,雇船顺江而下。行至平窝乡的猪窝沱,忽然下起暴雨。船老板提出靠岸歇息,等雨小了再走。大厨担心当天赶不回石桥,影响第二天的大包厨(数十桌宴席),坚持冒雨前行。就在两人争执不下时,忽见水中金光四射,数头金灿灿的猪崽绕船急奔。传闻猪窝沱常有金猪出没,船老板和大厨以为发大财的机会来了,便弃船捉猪。两人正兴奋不已时,忽听一阵怪叫,船上捆着的肥猪挣脱绳索,扑下河与那些猪崽混在一起,眨眼间变成一群狰狞恐怖的水怪,掀起一丈多高的波涛。二人当场被吓了个半死。
带着惊吓赶回石桥,船老板当晚暴毙,大厨则浑身长满毒疮,疼痛难忍,数月不愈。行将咽气时,忽得一梦,梦见自己浑身鲜血淋淋,被一群猪围住疯狂地撕咬。危急时来了一神人,喝退猪群,并指点他唯有焚身自赎,方可脱离此灾。大厨惊醒后,感觉身上的疼痛减轻了不少,开始久久思索梦中见到的情景。
第二天,大厨决定做一件事。他脱光上衣,命徒弟将点燃的油灯铁钩刺入其皮肉内,由徒弟们推着,去城隍庙前发大誓:此生永不再杀生。经过这般折腾,大厨身上的毒疮竟然奇迹般痊愈了。从此,石桥镇的屠户信奉此法,逐渐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风俗――燃灯赎罪。
挑选燃灯赎罪人员的程序很严格。师傅由上辈下传,负责保管神像、青帕、油灯,并审查参与者。最初,表演者按年龄大小,以“哥”相称,师傅称
九莲灯:杀生者的救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