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建筑工程制图课件及规范
建筑工程制图各章参考答案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1、常用的制图仪器和工具有哪些绘下面的平面图形。
略
第11题 图
第12题 图
第13题 图
第2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投影三要素是什么
投射中心、投影面和空间几何元素是投影的三个条件,即投影三要素。
什么是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又分成哪几种投影法
当投射中心距离投影面为无限远时,所有投射线都平行(相当于太阳发出的光线),这种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夹角的不同,平行投影法又分为两种:
(1)斜投影法
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时为斜投影法,所形成的平行投影称为斜投影。
(2)正投影
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时为正投影法,所形成的平行投影称为正投影。
正投影法有哪些几何性质
(1)变形性
当线段或平面形不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正投影小于其实长或实形,这种性质称为变形性。几何元素的投影仍保留其空间几何形状(空间几何元素垂直于投影面除外):线段的正投影仍为线段,三角形的正投影仍为三角形。
(2)实形性
当线段或平面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正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即线段的长短和平面形的形状和大小都可以在正投影上直接确定。
(3)积聚性
当线段或平面形垂直于投影面时,线段的正投影积聚为一点,平面形的正投影积聚为一线段,该投影称为积聚投影,这种性质称为积聚性。此时,线段上点的投影必落在线段的积聚投影上,平面形上点和线段的投影必落在平面形的积聚投影上。
(4)定比性
线段上的点分该线段所成的比例,等于该点的正投影分该线段的正投影所成的比例。当两线段平行时,它们的长度之比,等于它们的正投影的长度之比。
(5)平行性
互相平行的线段在同一平面上的正投影保持平行。
什么是三面正投影体系
给出三个投影面H、V、W。H面水平放置,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V面正立方置,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立面;W面侧立放置,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立面。三个投影面分别垂直相交,交线称为投影轴。H面与V面的交线称为OX轴,H面与W面的交线称为OY轴,V面与W面的交线称为OZ轴,三轴垂直相交,交点为O,称为原点。
三面正投影是如何展开的
V面固定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使H、V、W三个投影面展开于同一个平面上。同时,OX轴、OZ轴、OY轴也展开于同一平面上。应注意,此时Y轴被分为两处:延W面旋转的OYw轴,延H面旋转的OYH轴。
试述三面正投影有哪些特性主要内容是什么
(1)根据三面正投影图可以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V面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以及物体上平行于V面的各表面的实形;H面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以及物体上平行于H面的各表面的实形;W面反映物体的宽度和高度,以及物体上平行于W面的各表面的实形。
(2)V投影、H投影都反映物体的长度,即长度相等,投影面展开后,两投影图左右对齐,称为“长对正”。 V投影、W投影都反映物体的高度,即高度相等,展开后,两投影图上下对齐,称为
“高平齐”。 W投影、H投影都反映物体的宽度,即宽度相等,称为“宽相等”。
(3)正投影图具有方向性,能够反映出物体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关系。V图可以反映出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H图可以反映出物体的前后、左右关系,W图可以反映出物体的上下、前后关系。
简述三面正投影的作图步骤。
三面正投影图的主要作图步骤:
(1)估计投影图所占图幅大小,在图纸上合理布置三个投影图。
(2)分析物体的主要形体特征,把握形体的大轮廓,从最能反映形体特征的投影画起。
(3)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作出其他两个投影。“长对正”和“高平齐”,可以用丁字尺和三角板对正、拉齐。“宽相等”可借助原点,以原点为圆心,以宽为半径作圆弧,将宽从H投影和W投影之间相互转移。也可以借助45°辅助作图线,保证H投影和W投影中宽相等。
第3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一、思考题
1、试述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为:
(1)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
(2)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
(3)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2、如何判定空间两点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正立面投影体现形体的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水平投影体现形体的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侧立面投影体现形体的上下、前后的方位关系。因此,两点的相对位置可利用它们在投影图中同名投影(同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建筑工程制图课件及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