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兰亭竹韵.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兰亭竹韵
寅公一刀 依然是飘忽的雨丝,我们就到了。后来回想,也正是这个机缘,才让我感受到兰亭的韵味。
因为下雨,除了我们,几乎没有其它游人。被雨水洗过的会稽山,翠竹翳翳,绿树郁郁。情不自禁地打开车门,一股清新宜人的轻兰亭竹韵
寅公一刀 依然是飘忽的雨丝,我们就到了。后来回想,也正是这个机缘,才让我感受到兰亭的韵味。
因为下雨,除了我们,几乎没有其它游人。被雨水洗过的会稽山,翠竹翳翳,绿树郁郁。情不自禁地打开车门,一股清新宜人的轻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似沐浴后夜半出来纳凉,轻风夹着馨香,熨贴得全身无处不舒坦。
走进书有“兰亭古迹”几个大字的园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青青的秀竹,碎石小径在竹林中蜿蜒流转,沉淀着一层冷静,正可谓曲径通幽。沾着雨滴的翠竹青嫩嫩地摇曳,密密匝匝地将我包围,仿佛一下子跌入了千百年前的那个兰亭。
小雨纷飞,烟锁雾笼。崇山峻岭如昔,茂林修竹仍旧,清流急湍依然。只是宴游之人不如当年之盛,吟咏之士难抵当年之雅。兰亭,兰并不多,竹却不少。
绕亭一泓碧水,隔岸丛丛翠竹。河上架桥,竹作扶手;桥上竖立拱门,竹为门楣;门后一亭,则是竹筋竹骨的“全竹席”,竹棚、竹门、竹窗、竹椅、竹几、竹杯……眼见是竹,手触是竹,也许是兰竹皆为文人雅士所爱吧,总之,初见兰亭,我只觉得它称为竹亭兴许更准确些。
轻行竹林之内,漫步清流之畔,一扫烦恼郁闷、焦躁忧虑,顿觉耳聪目明、心旷神怡。会稽竹箭之美,可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代,那时我们的先民将竹制成武器,追杀野兽,在生与死的搏斗中逐渐开化,走向文明。魏晋时期,政局动荡,会稽名士嵇康辞官避世,与阮籍等人隐居于竹林,饮酒赋诗。他们以竹之品性,寓己之清高,在我国文化史上留下了引人注目的一笔。稍后,官封右将军的王羲之,在会稽山的茂林秀竹间挥毫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文人们在山阴道边访竹、种竹、赏竹、咏竹,王徽之甚至说“不可一日无此君”,竹友戴凯以韵文形式撰成我国的第一部植物谱《竹谱》。曾几何时,绍兴的竹纸为书法家增加了用武之地,而源于绍兴的竹笛更造就了一批音乐家。1800多年前,书法家、音乐家蔡邕避难江南,夜宿柯亭时,闻椽竹遇风有声,取而制成世上第一支竹笛。悠扬的笛声从绍兴飘向各地,灵通的竹笛代代相传,直至今天。
雨停了,走在修竹夹道的石砌小径,置身于一片竹的墨绿中,心便平添了几分静气。我脱了鞋在鹅卵石小路上走来走去,玩得不亦乐乎,直到耳边传来一位女导游被扩音器放大了的声音,我才赶紧跑向前去,不想被随之而来的游客大队扰了雅兴。
漫步兰亭竹径,清澈溪流潺潺而下,蜿蜒曼妙于绿树翠堤之间,自成一番难言景致。走近流觞亭,一股兰花清幽的香气弥散在青枝绿叶间,密林深处,忽然听见琴声阵阵,难道真是那个久远的春日在此重现?循声找去,原来不是幻觉,是两个女孩在表演“曲水流觞”的曲调。站在这个真正的、斑驳却依然挺立的兰亭之中,望着眼前漫山遍野的竹林,涓涓流淌永无止息的小溪流,谁都会忍不住抚弄亭子栏杆上精美的雕刻。遥想当年,那个曾经才华横溢的羲之与情真意深

兰亭竹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