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文中的核心价值观概念.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南一校“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诵读教材
《古诗文中的核心价值观》
前言
在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古典诗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既孕育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又深深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华所在,其中许多内容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比如,“江陵今日富强成,圣人宫中奏《云门》”的富强之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之要,“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文明之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之美;“卷舒一代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的自由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的平等之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公正之则,“明法制,去私恩。令必行,禁必止”的法治之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之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之心,“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诚信之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善之情……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公正、法治
”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上下对接,互鉴贯通。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株参天大树的丰富滋养。
包括古典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审美情趣、民族精神、人生哲理等,经历了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历久弥新,光彩夺目,是圣贤先哲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和精神食粮,已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养的滋养剂,永远值得我们去好好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仰望历史的星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需做到不断传承古典诗词,用情领略其风韵,用心感受其魅力,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富强
古人论富强:富足强盛,民富国强。财富充裕,力量强大。
《论语·颜渊篇》:“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管子·形势解》:“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
《史记·李斯列传》:“李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彊,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和吴御史渠》:“郑国欲弊秦 ,渠成秦富彊。”
清杜濬《初闻灯船鼓吹歌》:“江陵今日富强成,圣人宫中奏《云门》。”  
民主
古人论民主: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生存第一,自由民主。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哀公》篇:“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宋张载《横梁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严复《原强修订稿》:“身贵自由,国贵自主。”清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曹雪芹《红楼梦》:“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文明
古人论文明: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荀子·大略》:“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
孔子《论语·泰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宋林《省心录》:“以谦接物者强,以善自卫者良。”
《礼记·曲礼上》:“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清史哉《中华谚海》:“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和谐
古人论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谐统一。
孔子:“和为贵。”墨子:“兼相爱。”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又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宋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自由
古人论自由:不自由,毋宁死。有权利,有自由,有快乐。
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秦陈胜曰:“苟富贵,相忘。”
《墨子·非命》:“执有命者,是覆天下之义,而说百姓之也。”
清梁启超《论自由》:“若有欲求真自由者乎,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一曰勿为古人之奴隶也,二曰勿为世俗之奴隶也,三曰勿为境遇之奴隶也,四曰勿为情欲之奴隶也。”
宋邵尧夫诗云:“卷舒一代兴亡手,出入千重云水身。”
平等
古人论平等:合情合理,不偏不奇。公道正派,记勋论赏。
《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管子·形势解》:“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明汪天锡:“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

古诗文中的核心价值观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7-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