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心灵有个约会
李文静 古井
尤今
有一类人,像古井。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时,都不会多看它一眼。 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儿掏水来喝,这才惊异地发现和心灵有个约会
李文静 古井
尤今
有一类人,像古井。
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它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时,都不会多看它一眼。 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儿掏水来喝,这才惊异地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的深,深不可测;掏上来的水,竟是那么的清,清可见底;而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
才美不外露,已属难能可贵;大智若愚,更是难上加难。
世人都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所拥有的抖出来让别人看。肚里有一分的,说他有两分,有两分的呢,说自己有三分,余此类推。
“有麝自然香”已变成了惹人发噱的“天方夜谭”。“无麝放假香”,才是处世真理。
正因为这样,一旦发现了古井,便好似掘到了金山银库,有难以置信的惊喜――以为它平而浅,实则它深又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知无不言。你掏了又掏,依然掏之不尽。每回掏出来的话语,都闪着智慧的亮光。你从中得到了宝贵的启示,你对人生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这口古井,不肯、也不会居功,它静静伫立,看你变化,你成长。你若有成就,它乐在其中而不形之于外。
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
(摘自《语文快餐》2000年第4期)
【解读】
作家独具匠心地捕捉住“古井”这样一个物象来寄意言情,通过描写其“才美不外露”,“不肯、也不会居功”,为生活中那些竭力给人以恩惠而又不愿张扬的人士呈上了一首深情的赞美诗。文章抑扬相生,巧于对比映衬,显示出构思之巧,笔法之妙。
真水无香
潘向黎
在博物馆里,看见了一方清代的印,刻的是“真水无香”四个字。
我对文物、金石都全然无知,也不知道这是作者蔡仁的夫子自道,还是另有出处,可是无声地念着这四个字,就觉得像在月圆之夜步入空庭,清朗月光在刹那间照遍了全身,浸透了肺腑。一时间有莫名的感动,很想说出来,可不知道对谁说、从何说起。
读过多少名言、格言,都是有智慧的,可是有哪一句比“真水无香”更宁和、透彻、充满清气?那些名言、格言,往往是教人进取、催人奋斗的,是有目标要去争,而“真水无香”却是没有目标,也不争,只是一种境界: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痕、空阔无边。这才是大智慧啊。回来后把这几个字翻来覆去地念,越发觉得深不可测。
读一本随笔,里面提到日本古典名著《徒然草》,正听叶田谦好在里面说:追求金钱的人生是多么愚蠢,追求地位和名声同样不智,无意中发现这样的句子:“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这类真人的事迹,谁能知解,谁能传扬?此非隐德守愚,而是本已超乎贤愚得失之境。”原来我想找的,在《徒然草》里等着我呢,真人无所谓聪明,无所谓品德,无所谓建功立业,更无所谓声名远扬,难怪“名”字常和“虚”字相连,叫做了“虚名”,可是“祸”却是“实祸”。而那些超越了贤愚得失之境的真人,我们是无从得知、无从了解的。盛名、美名如同芳香,借此我们才能了解一些古代的人中精华,但是那些真正大智大慧、超出尘俗的人,却如同纯净的水
和心灵有个约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