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养老金会计核算探讨
郑新成 一、固定收益养老金的概念及优点
(一)固定收益养老金的概念 固定收益养老金,是指职工在退休后,企业有义务向其分期支付固定数额的养老金。这就要求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分期确认养老金费用,并按固定收益养老金会计核算探讨
郑新成 一、固定收益养老金的概念及优点
(一)固定收益养老金的概念 固定收益养老金,是指职工在退休后,企业有义务向其分期支付固定数额的养老金。这就要求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分期确认养老金费用,并按期向基金组织提存一定的数额以保证将来养老金给付义务的顺利进行。这种养老金类型,使得员工在退休后能够收取确定利益的养老金福利,与基金资产相关的风险全部由企业承担,这也是其区别于固定提存养老金的地方。固定提存养老金,要求企业定期向基金管理机构缴纳固定数额的基金,但是职工退休后所得的养老金数额不能保证,而是与基金的投资盈利情况相关。相比之下,笔者认为固定收益养老金更能保障离退休职工的生活,真正发挥养老金计划的社会保障功能。
(二)固定收益养老金的优点 目前,国际上比较鼓励企业采用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与固定提存养老金计划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未来收益具有确定性。职工退休时所享受的养老金的实际利益水平是事先确定的,其中所有可能的风险全部由企业承担。(2)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当期成本的真实合理。企业当期提存的养老金费用实质上是一项预计负债,为职工缴纳的养老金要与未来支付的养老金数额相对应,而固定收益养老金恰好能够满足这方面的要求,更能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3)有利于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会计准则都鼓励企业使用固定收益养老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机会越来越大,使用固定收益养老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4)减少职工的离职率。固定收益养老金在职工未到退休年龄时,是不可以携带的,所以有利于企业留住优秀人才。而固定提存养老金,只要职工离职,他所应得的养老金数额是可以领取的,从某种方面上说会增加企业人才波动。(5)有助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固定收益养老金要求将未来的给付义务换算成当前的养老金费用和负债,会计处理比较复杂,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所以有利于企业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及知识的不断更新。
二、固定收益养老金费用的构成及确认
(一)固定收益养老金费用构成 西方国家将养老金费用分为六个项目,而我国的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部分组成。笔者认为,我国养老金的这种划分过于笼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相关风险,如员工离职、医疗费用的飞涨、员工预期寿命的不确定性等,那么就会影响企业管理者和外部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预期。所以,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将养老金费用划分为五个项目。
(1)服务成本。一是累积养老金计算法。依据员工的工资水平及工作年限计算出企业应支付的年金现值,如果养老金账户中预计支付的现值相比上年增加,那么增加的这部分内容就称为服务成本,企业需要每年在养老金费用账户中增加这项数额。二是水平缴款计算法。依据预计的员工工作年限及退休时的工资水平,计算出员工在退休后可获得的年金数额,将此数额平均分摊到每一年作为当期费用。
(2
固定收益养老金会计核算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