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和机械能功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功》
教学设计
营山二中 颜毅
一、教材分析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内容。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又是与能密切联系的一个物理量,它虽然是在力学中引入的,但却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这《功》
教学设计
营山二中 颜毅
一、教材分析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内容。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又是与能密切联系的一个物理量,它虽然是在力学中引入的,但却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功的研究为以后学习功率、机械效率、能量的知识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本节知识,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 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 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积极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培养学生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点:理解功的概念以及做功的计算。
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二、教法与学法
对初中生来说,应该让他们从直观感性的认识出发去 主动获取物理知识,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根据本节课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启发诱导——分析实例——自主探究——演示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教学环节
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 (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2)创设情景,建立概念(3)观察思考,总结要素(4)实例分析,突破难点(5)、自学检测,深化巩固 ( 6 )
实验探究,交流合作(7)总结反思,提高认识七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学生举手回答。紧接着问:力学中的“功”指的是什么?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二、创设情景,建立概念
出示幻灯片:男同学轻而易举的将箱子推走,而女同学却不动。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三、观察思考,总结要素
活动: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找出活动中的共同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功和机械能功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