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砖砌围墙施工方案
目 录
围墙砌筑工程
一、砖墙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3
工程概况……………………、技术、质量、环境交底工作。
2、材料准备:
(1)、根据设计要求将砌体所选用材料提前进场,并做好检验、复试工作,同时应符合有关验收标准及施工图纸要求。
(2)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数量及外观质量的验收工作,并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分类堆放。
(3)、对进场模板、方条进行加工,涂上油性隔离剂。
(4)、混凝土、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采用级或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采用中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抹灰用混合砂浆,各项指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水:使用自来水。
(5)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单。
3、机械准备:
(1)、机械设备:挖掘机、测量器具、砂浆搅拌机、水平运输机械等。
(2)主要工具:瓦刀、大铁锹、刨锛、手锤、钢凿、筛子、铁锹、手推车等。
(3)检测工具:水准仪、经纬线仪、钢卷尺、锤线球、水平尺、磅秤、砂浆试模等。
4、作业条件:
(1)、基槽土方开挖前,应详细查明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对位于基坑、管沟内的管线和、相距较近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按拆、改或加固方案处理完毕。
(2)、根据给定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准点;做好轴线控制测量的校核。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示,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在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配备人工进行开挖。
(5)、基槽土方开挖完成,分段分阶整平基底,清除浮土,夯实地基基槽,验收后,弹好基础或墙身轴线及边线,经复核,办理验线手续。
(6)、基础模板定位及安装固定,弹好浇筑基础砼控制线。
(7)立皮数杆或划皮数线:皮数杆间距15m~20 m,转角处均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为宜。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
(8)常温施工时,砌砖前1天应将砖浇水湿润,雨天作业不得使用含水率饱和状态的砖。
(9)、砌筑部位的灰渣、杂物应清除干净,基层浇水湿润。
(10)、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根据实际材料确定。按试验确定的砂浆配合比拌制砂浆,并搅拌均匀。砂浆应随拌随用,严禁使用过夜砂浆。当气温超过30度时,砂浆应在2~3h内用完。
三、施工方法
1、场地平整
(1)施工程序:放线定位→清除地面障碍物→标定整平范围→挖土→标高复测→场地整平→场地碾压→验收。
(2)机械开挖:机械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基底应预留一层100mm厚用人工清底找平,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扰动,机械不能开挖的死角应用人工进行配合开挖。
(3) 本工程填土范围内多为壕沟,场地填土施工前应先清除场区内植被、树木等杂物及表层根植层,平均清基深度按10cm,局部清基深度应根据表层耕植层的深度来确定。填土施工前应用12吨重型平碾对清理过的场地进行碾压,反复4-6遍。
(4)填土土源应来自地质勘察报告指定的地点,填土施工时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残质的土严禁作为场区填料。填土的最佳含水量因填土来源位置不同按地质报告给定的最佳含水量施工。当回填土过湿时,应先晒干或掺入干土;过干时,则应洒水进行湿润,使填土保持在本工程指定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内。
(5)填方工程应分层铺土,分段填筑,分层压实,每层铺土厚度25-30cm,12吨重型平碾碾压4-6遍。采用其他吨位的平碾碾压时,每层松铺填土厚度根据规范和压实机械性能并结合实验确定。
(6)压实填土的施工缝应错开搭接,在施工缝的搭接处,应适当增加压实遍数。
(7)施工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或现状与设计出入较大时,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会同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现场处理。
2、土方工程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分段均匀开挖→清底。
(2)操作工艺
①、基槽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段)挖土。
②、开挖基槽,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分层均匀开挖。
③、机械开挖基槽和管沟,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底超挖,一般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200㎜一层土不挖。以便经抄平后由人工清底挖出。
④、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实际标高500㎜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理槽底土方。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
砖砌围墙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