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后感优秀3篇
深思录读后感 篇一
《深思录》,是一本很好的人生哲学书,它以简易的笔调、美丽的语言、生动的哲理故事,帮助你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调适身心,领悟生命的美妙与工作的真谛,索,不乏睿理箴言。
奥勒留自幼受到良好的教化,学习过希腊文学、修辞、哲学、法律与绘画等。在他执政的近20年间,古罗马帝国水灾、地震、瘟疫、饥荒、蛮族入侵、军事反叛等天灾人祸不断,尽管他以其坚决的精神和才智,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公共职责的沉重负担和个人际遇的沉痛经验使他陷入了极大的悲观中,而使他能忍受下来的是哲学,他试图以“哲学的深思”来避开人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安静。因此,贯穿在书中最为明显的是一种隐忍而无奈的恬淡和达观,以及对人在时间的流淌中绽开的杯具命运充溢愁闷的深刻洞察。
奥勒留是斯多亚派哲学家最杰出的三人之一。依据斯多亚派哲学,人生最高志向即是根据宇宙自然之道去生活。所谓“自然”,不是任性放纵之意,而是“宇宙自然”。人生除了美德以外便无所谓善,除了罪恶之外便无所谓恶。所谓美德,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才智,二是公道,三是英勇,四是节制。外界之事物,如健康与疾病,财宝与贫困,欢乐与苦痛,全是一些无关轻重之事。凡事有属于我们潜力限制范围之内的,有属于我们不能限制的,例如爱憎之类即属于前者,名贵尊荣即属于后者,总之在可能范围之内须要克制自己。人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对宇宙整体负有义务,应随时不忘自己的本分,致力于整体的利益。假如生存下去无法尽到做人的职责,有时自杀也是正值的。奥勒留在书中对于生死大事反复吩咐,但是他不信轮回。
与2000年前先哲奥勒留进行思想沟通,使我的思想感受到了剧烈的震撼,作者完备的人格令人景仰。我觉得他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优秀品质:
1、仁爱宽容。在书中,奥勒留说:“我们每一天都要打算遇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仍旧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人天生就要忍受一切,这就是人的义务”。他与邻人甚至是恶人相处,牢记“同源”之情,常怀一颗宽恕之心,学会忍耐和宽容,学会忍受一切。
2、民本情怀。在书中,奥勒留说:“我理解了一种以同样的法对待全部人,实施权利同等和言论自由同等的政体的思想,和一种最大范围地敬重被治者的全部自由的王者之治的观念”。这既是一代帝王对政治伦理的深刻解读,又是其体民、爱民思想的详细体现。《深思录》的字里行间,我们很难找到其对“帝王身份”的所谓认同感。因为作为哲学家,他在这部旷世奇书里,始终是以“人”的身份来思索人生,以至于其帝王身份倒像是一个“业余的兼职”,这对一个身居皇位的人来说是极犯难得的。思想家罗素认为,奥勒留的这本书“证明白他感到自己的公共职责的负担沉重,并且还为一种极大的厌倦所苦恼着”,这就应说是相当精确的确定。尽管他总是摆脱不了想引退去一个安静的乡村度过余生的愿望,但他直到死也未能如愿。
3、恬淡达观。奥勒留说:“宇宙是流变,生活是看法”。这句话是作者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完备体现,他认为宇宙是改变的,时间是即逝的,人生及万物是短暂的,名利是易腐的,因此人首要也是唯一的选取,就是珍惜和把握此刻的生活。他把“生活”视作是人对外物的一种体验或确定(即看法)。他说:“假如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感到苦痛,打搅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确定”。作者主见,人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根据本性而生活,惟此,才是真正的华蜜。作者认为,生命务必像成熟的麦穗一样收割,一个人诞生,另一个人赴死,把死亡视作自然的有益运转。他时刻告诫自己要观照内心,不仅仅行动要名贵,而且动机要纯正,认为“一个人退隐到何处,也不如退隐到自己心灵更为安静和更少苦恼”。
沉思录读后感优秀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