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职业学院《仓储管理实务》课教学方案
教师:胡宁序号:1
授课时间
2012年8月31日、9月7日
授课班级
11级中法物流
上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机房、实训室
授课内容
项目一:仓库的构建
课时
8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掌握仓库的基本构成,自己能够设计仓库及仓库的概念和作用
方法能力
能够掌握仓库选址的原则与方法
社会能力
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具有团结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握贡献与冲突等
目标群体
物流管理专业大二学生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仿真教学、和角色扮演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一:仓储概述
2 课时
导入新课:请大家根据我们学过的物流基础知识,一起来回忆物流的概念及物流活动的几大环节,可见仓储配送的地位和作用。
储存——根
运输——干
配送——枝叶
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花
信息处理——水
一、仓储的概念
(一)概念
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静态——存放
动态——保管、控制、提供使用
因此可以说,仓储是对有形物品提供存放场所、物品存取过程和对存放物品的保管、控制的过程,使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二)性质
,也创造产品的价值;
,也包含动态过程;
;
(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可移动的
生活资料:供人们生活需要的那部分产品有形资产
二、仓储的功能
(一)仓储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
专业化生产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出现产品剩余,需要仓储;另一方面,生产所需原材料也需有一定的储备,以备生产不间断进行。
(二)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维持市场稳定
,季节性消费和季节性生产,全年性消费,需进行仓储。
,造成价格失衡,需用仓储来调节供求,维持市场稳定。当供大于求时,可将商品储存起来,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再将储存的商品投放市场。
(三)劳动产品价值维持和增加的作用(保值和增值作用)
通过动态的仓储使产品达到保值增值目的。如:肥皂不能干裂,服装不能发霉生虫,菜刀不能生锈变形,塑料制品不能老化变色;如:服装缝商标,贴条码,包装,组装,钢板统一剪切等
(四)流通过程的衔接
生产————流通————消费
生产者1 零售商1
生产者2 仓储零售商2
生产者3 零售商3
(五)市场信息的传感器
生产者:根据存量,调整生产
流通者:根据存量,决定订货
消费者:根据存量,决定购买量
(六)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
储存——根(基础)
运输——干
配送——枝叶
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花
信息处理——水
(七)提供信息保证(仓单)
(八)现货交易的场所
如:批发交易市场和仓储式商店(1万平方米以上)
三、仓储的种类
(一)按仓储经营主体划分
自用仓储,不对外经营。生产企业——满足生产和产成品存放的需要
流通企业——满足销售的需要
——专业仓储单位
1仓库的构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